有的學生名字會被同學起外號,學生本人不在意就還好,要是很在意,就可能深受困擾。
所以很多家長給孩子取名時除了考慮寓意、筆畫、好聽等等之外,也會考慮這個問題。
比如一個學生很苦惱,自己叫張鈺,就常被人叫章魚;一個網友叫李顯詩,小時候一直被叫“你先死”,以致于有了一定的心理陰影,23歲了也無法自信地介紹自己的名字。
一個女孩姓向,名叫向日葵,有時候會被同學開玩笑,有人說這個名字很土,她有點介意。家長也有點困擾,想給孩子換個名字,但又覺得比較麻煩,重新改名也是一項大工程。
很多網友勸改名。
有人覺得名字盡量還是不要用現成的動植物名字或者名人名字,不然容易引發很多誤會。
比如,學到一篇課文講向日葵,老師全程“向日葵”“向日葵”的,同學容易笑場,向日葵本人感覺一直在被叫名字,聽課就容易分心。
還比如,老師讓同學討論喜歡和討厭的植物,某同學說“我最喜歡向日葵”,就會有人起哄,或者有同學說“我最討厭向日葵”,明明可能說的是討厭植物,但可能會讓向日葵同學尷尬。而老師可能會為了避免各種情況,也不會多點名。簡單來說,就是把已經存在的事物當正式的名字,這對于人際交往可能并非一件好事。
還有人說:取名不要給人機會往顏色方面聯想,你無法想象小學生和初中生會對“鋤禾日當午”作出什么解釋,你敢相信游戲里的情侶ID還有“鋤禾”“當午”這種?
不過有人覺得沒必要改,“向日葵”也很好聽。什么名字都有可能被人起外號,問題不在于名字本身,而在于取外號的人,比如一個學生說,班上有人姓盧,就天天被叫鹵鴨子,而姓唐的就被叫唐老鴨,姓茍的就被叫茍東西,叫“胡琳”的就被叫狐貍,這不是姓名的問題,是取外號的人的問題。
要是有人開玩笑,善意的就解釋一下,惡意的就懟回去,沒什么大不了的。
聽聽不同年齡的“向日葵”,向日葵小朋友,向日葵同學,向日葵同志,向日葵奶奶,是不是很可愛?
如果改名字,改什么好呢?
有人建議就叫“向青葵”,來自“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青葵也是向日葵,這樣被取外號的概率就會降低。
或者叫“向葵”“向青云”,避免尷尬,寓意也好。
或者叫“向嫣然”“向菀月”之類,很女生的名字。
我覺得沒必要改。向日葵是植物名,很有意境,也很明媚。要是擔心孩子介意,家長可以多多引導,告訴小孩“向日葵”就是向陽而生,意味著開朗陽光,讓她告訴同學她名字的含義,應該就沒人會笑了。只要父母堅定地支持孩子,教她如何面對困難,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當然也要看孩子的性格和態度。要是孩子活潑開朗,屬于大姐大性格,就沒必要改;要是孩子性格內斂,很在意別人的玩笑,感覺被人欺負了,換一個就可以了。
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