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貼臉開大」
但不一定見過「貼臉開大巴」
喜歡玩游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貼臉開大」這個詞
它指的是在超近的距離
向對手釋放大招
現在通常泛指在一些社交場合
當著人家的面,來玩人家的梗
而就在最近
有個品牌在它的商戰里
直接把「貼臉開大」
玩成了「貼臉開大巴」
貼臉開大
不如貼臉開大巴
事情是這樣:
剛剛過去的周末,上海街頭出現了一輛醒目的大巴車。
這輛大巴車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個可移動的巨型牛奶盒。
湊近觀摩則會發現,這是平價社區超市ALDI奧樂齊,為了推廣它自有的牛奶品牌悠白所做的一次特別改造。
當你坐上這輛大巴車,還可以看到ALDI奧樂齊在里面安排了 12 個玩偶。
他們看上去是乘客,其實代表的是悠白牛奶的 12 款核心產品。
而這還只是這輛大巴的一個看點。
再結合車身上那句廣告語來看——不輸大牌,試試奧樂齊悠白,就難免讓人聯想到滿滿的叫板意味!
因為逛過ALDI奧樂齊的人會知道,作為一個商超渠道,它與許多的牛奶品牌也存在著合作關系。
比如在ALDI奧樂齊你既可以買到它自家的牛奶品牌悠白,也可以買到明治這些你熟悉的牛奶品牌。
所以當它把這樣的廣告語直接全城巡游,高調釋出,多少就有點商戰的意思了。
打個比方來說,就是一邊相愛讓對手進自己的家,一邊又開大巴貼臉對手家。
而ALDI奧樂齊之所以要這樣做,一方面在于它的自牌知名度,確實面臨著不及大牌認知度高的現狀。
另一方面對日常買牛奶的消費者來說,通常出于安全信任、口味習慣的角度考慮,一旦認定了一個品牌,就很難再更換其他的品牌。
于是ALDI奧樂齊在這個階段為其自牌采取的營銷策略,就是「叫板大牌」,其言外之意便是:
哪怕你現在還不會選購ALDI奧樂齊的悠白牛奶,但當你有一天想嘗嘗鮮的時候,它可以成為你心智里的一個備選項。
用這一次玩偶們手上舉著的卡牌來說,它不輸大牌的底氣,是它采用了本土新鮮奶源、德系嚴格品控,有對標大牌的高質量,且價格還比大牌便宜。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場「貼臉開大巴」的商戰。
但在內里上來說,ALDI奧樂齊也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對自家生產的自牌和產品賣點,進行了一次大眾化宣傳。
明里暗里
主打一個陰陽怪「齊」
另外,這也不是ALDI奧樂齊第一次對著競品叫板了。
去年年底,在上海地鐵靜安寺站,它一邊用立體包柱形式,種下了一顆顆巨型的蔬菜,還有牛奶和面包。
當你從這里經過被這種視覺奇觀所吸引,你就能注意到它家正在主推的低價產品。
然后在另一邊的櫥窗廣告牌上,它投放了一組擠兌隔壁家的廣告。
細品海報上的小字文案,每一句都若有所指:
傳下去:逛超市不必買會員!
痛心!別人家的可頌買一半丟半盒!
夸張!隔壁家的瑞士卷沒吃完就過期了!
再加上當時這組廣告與競品的宣傳語出現在了同一個空間里,敏銳的網友一下就察覺出了這種正面交鋒的商戰氣息:
所以看到這里,不妨用一個諧音梗,送給ALDI奧樂齊。
雖然它這些動作的目標指向,其實都是為了告訴用戶ALDI奧樂齊的產品,有著極高的質價比。
但明里暗里,ALDI奧樂齊的人設,就是主打一個陰陽怪「齊」。
當然這個人設能不能立住,要看它接下來是不是會持續錨定競品進行貼臉輸出。
就像商戰營銷史上,漢堡王之于麥當勞時不時的相愛相殺、三星之于蘋果的動不動就開啟嘲諷、百事可樂之于可口可樂前期的地位挑戰……
而究其本質,ALDI奧樂齊有底氣在現階段選擇陰陽怪「齊」的腔調,其背后的支撐點在于它對自己家的自牌「好品質·夠低價」的自信。
換到消費者這一側來說,圍觀品牌商戰之余,在日常想逛超市的時候,多出一個有質量且成本低的品質生活選項,倒也是極好的。
點本文左上角「廣告文案」進入歷史消息
在最上方搜索框里輸入任何關鍵詞
查找你想要的品牌案例
畢竟,這個號滿11年了
沒去奧美中國面過壁
沒上李奧貝納摘過星
沒到環時互動搶過包
沒跟一線大咖吹過水
沒什么能拿出來說的
只是暫時還喜歡廣告而已
所以一句話也不想打動你
微信ID:adwriter
微博:@廣告文案-
知乎ID:二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