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13.8萬億,增長5.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4.9%,進口同比增長6.8%,貿易順差1.8萬億元。
具體看4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其中出口同比增長5.1%。
從2024年前4個月的外貿出口數據來看,我國出口基本穩住了,是對歐美市場的出口仍然在下滑。
一方面是海外市場需求在逐步回升,從越南、韓國的同期出口增就能側面說明問題。
另一方面,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瘋狂增長,成為拉動整體出口增長的重要動能。
今年前4個月,我國汽車出口超2500億,同比大漲近25%;集成電路出口超3500億元,同比大漲23.5%,汽車及集成電路出口連續大漲,說明產業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后來看我國對歐美市場的出口情況,目前,歐盟和美國仍然排在東盟之后,東盟繼續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今年前4個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大漲10%。
歐盟、美國分別是我國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與我國的貿易額分別達到:1.75萬億、1.47萬億人民幣。
按照美元計價,今年1-4月中美貿易額達到2064億美元,同比下滑2.3%。其中,對美國出口1519億美元,下降1%,從美國進口545億美元,下降5.7%。
如果按照單一國家來看,美國仍然是我國最大的貿易國,2023年兩國貿易額高達6644億美元,比中國與日韓的貿易總額之和還要高,不過中美貿易總額在下降,對美國的出口也在下滑。
根據美國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外貿數據,我國已經跌為美國第四大進口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從我國進口1027億美元,下降1.9%。
在美國的十大進口國列表中,中國已經跌至第四,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看一下前三名都是誰?
今年一季度,美國從歐盟進口商品1444億美元,歐盟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商品來源地,自從老美提出“脫鉤斷鏈”以來,不斷加大與歐盟的貿易往來,不僅是進口,也擴大了對歐盟的能源出口,美國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也是歐盟。
墨西哥是美國第二大進口國,今年一季度,美國從墨西哥進口商品1209億美元,增長3.7%。墨西哥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近岸外包基地。
目前,對于我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出現了兩種看法:
一種看法認為墨西哥只是我國外貿出口的中轉站,不必過于擔憂,我國大量零部件出口到墨西哥,然后在墨西哥組裝加工之后,再出口到美國,以墨西哥的人口及工業基礎想取代我國并不現實。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雖然我國的不少商品經過墨西哥出口到了美國,但是也間接為墨西哥組建起了各個行業的產業鏈,實際上是為別人做嫁衣,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要知道,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早已組建自由貿易區,美國提供技術和創新,有高端制造業,加拿大提供各種能源礦產及原材料,而墨西哥提供中低端商品和服務,這樣看來,美加墨自貿區似乎實現了貿易閉環。
畢竟,美國的第三大進口國就是加拿大,今年一季度美國從加拿大進口商品1034億美元,超過我國,主要是為美國提供各種能源產品。
所以,這一點值得引起警惕,美國這些年一直在提倡“制造業回流”,如果墨西哥的中低端產業鏈在中國的助力下組建起來,美國不就有了整個制造業?
說到這兒,又讓人想起來另一個神奇且奇葩的國家:印度,想一想印度的智能手機產業鏈是怎么組建起來的?印度原本是沒有這個實力的,但是中國手機廠商為了擴大印度市場,在印度組建起了幾乎整個產業鏈,但是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很痛心。
在印度賺了錢還想帶走?根本不現實,最終統統留在印度,不光產業鏈和資金留下,而且還罰款,比流氓還要無恥,不只是我們,一大幫國家都在印度吃了大虧。
所以,對于這種現象是否應該去反思,對于海外的出口和投資是否應該慎重且全方位考量,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想法只是杞人憂天,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