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呢,俄烏沖突的戰火是越燒越旺,兩邊都僵在那了,誰也無法全身而退。
烏克蘭這邊就喊著讓西方多給點軍事援助,想挽回局面。可西方陣營內部矛盾一直很大,最近又因為要不要解除“烏軍打擊俄羅斯本土目標”的限制,爭得不可開交。
一方面呢,美國里面有不少“激進派”,主張把對烏軍用美制武器的限制給撤了,甚至一些有分量的官員都公開支持。另一方面,一些歐洲國家擔心這么干會讓沖突升級得更厲害,和平的希望就沒了。在這場內斗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成了“替罪羊”,一番激進言論后,不得不引咎辭職。
在這么內耗下去,俄烏沖突肯定更危險了。西方自己鬧矛盾的時候,俄烏戰場上局勢也越來越差。烏克蘭軍隊資源緊張得很,俄軍的攻擊一輪比一輪猛。這時候,理性和克制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不然一旦美西方和俄羅斯“全面開戰”,所有人都得陷進去,戰爭就沒個頭了。
俄烏沖突打到現在,兩邊軍隊消耗都非常大,局面也陷入僵著。這關鍵時刻,烏克蘭就使勁向西方盟友求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受西方媒體采訪的時候,催促美國和歐洲國家多做點事,繼續保護烏克蘭。他直說,要想讓烏克蘭贏,北約盟國就得給更多更大的支持和幫助。面對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的猛打,烏軍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現在面臨的是,軍備資源越來越少。澤連斯基說烏軍現在就不到130架戰機能打空戰,根本不夠用。他喊話北約希望,給援助一些現代化戰機,甚至讓烏克蘭用北約武器打俄羅斯本土,攔住俄軍進攻。
同時呢,美國國內喊“解禁烏軍打俄羅斯本土”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國務卿布林肯、眾議員們先后建議白宮放開限制,讓烏軍對俄境內目標來個“全面打擊”。美國政府里面也為這個展開了“激烈爭論”。
在烏克蘭這么渴求,美國國內政治壓力又大的情況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就站出來表態了,公開說“北約盟友該考慮解除對烏軍用西方武器的限制”。他的理由是,如果烏克蘭無法使用這些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那它們的自衛能力就會大大下降。想要取得勝利,更不可能,因此有必要解除上述限制。
斯托爾滕貝格這么“不顧后果”的言論,俄羅斯馬上就強硬回應。俄國家杜馬議員直接開罵,說斯托爾滕貝格在“發瘋”,想“讓烏克蘭危機更嚴重”。俄外交部發言人也警告,要是北約真讓烏軍打擊俄本土,那是就直接讓北約所有國家都卷入戰爭。
除了俄羅斯的嚴厲斥責,斯托爾滕貝格的話在西方陣營內部也受到了一些“理性派”的批評。
德國總理朔爾茨說,取消對烏軍的打擊限制,就有可能讓北約跟俄羅斯直接對上,這絕對不行,德國有責任不讓現在的沖突“升級”。意大利外長塔亞尼也重申,意大利給的武器只能在烏境內用,也就是說只能用于自衛。意副總理薩爾維尼則表現的更直接,大罵斯托爾滕貝格,讓他要么道歉,要么辭職。
在多方的批評下,斯托爾滕貝格最后只好辭職。這位北約的老人物惹的禍,最終還是自己咽下了苦果。
實際上,不管是美國歐洲的一些政客,還是斯托爾滕貝格本人,他們提出的“解禁”主張,都是很危險很不負責任的。一旦烏克蘭能用上美歐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目標,大概率會引來俄羅斯的全面報復,到時戰火燒到歐洲,就不是俄烏沖突了,甚至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通過這次風波,其實也可以看出西方陣營內部對是不是擴大軍事打擊范圍有很大的分歧。一些國家堅持理性克制,不讓戰火擴大。有一些則就極盡挑釁之能事,恨不能立刻就派兵直搗俄羅斯本土,不顧后果。這種分裂,也讓人看到了美西方陣營團結,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看看這次風波,不管是烏克蘭使勁向西方施壓,還是西方內部矛盾加大,都說明個讓人擔心的問題:很多人都想往擴大戰爭的邊緣上引導。冷靜想想,走錯一步可能就是控制不住的災難性后果。所以,理性克制才是現在最寶貴的,當務之急,就是全力化解危機,別再火上澆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