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至26日,2024 CSCO骨髓瘤指南巡講、上海血液免疫年會(雙濟血液論壇)暨《2024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老年血液腫瘤診斷與治療進展》學習班在上海浦東喜來登由由大酒店圓滿舉行。
本次會議由上海市免疫學會、北京健康促進會、北京中西醫慢病防治促進會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浦南醫院血液科共同承辦。侯健教授、堅青教授、常春康教授、閻驊教授、杜鵑教授和梁愛斌教授擔任大會共同主席。30余位國內頂尖血液學專家就血液腫瘤等相關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開幕致辭
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侯健教授在開幕辭中表示,近年來,血液系統腫瘤特別是淋巴/漿細胞疾病的診治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從分子診斷到精準醫療,從靶向治療到免疫治療,各個領域的進展令人目不暇接。為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相關領域的合作與發展,特此舉辦此次學術會議。
專題報告
在大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宋獻民教授作了題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巨細胞病毒感染管理共識解讀》的專題報告。
報告指出,CMV感染是allo-HSCT后的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和生存,增加HSCT后1年死亡風險和3年非復發死亡率。目前,CMV特異性藥物預防、搶先治療和CMV病的治療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CMV管理的三個關鍵環節。來特莫韋作為一種非核苷類新型抗巨細胞病毒藥物,能夠有效降低CMV感染風險,目前指南推薦其作為CMV+allo-HCT受者的一級預防用藥。隨著國產來特莫韋的上市,臨床及患者將受益匪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韓曉鳳主任介紹了《阿伐曲泊帕治療血液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研究方案》。
韓曉鳳主任指出,腫瘤治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CTIT)是指腫瘤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因抗腫瘤治療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癥。當前的主要干預措施包括輸注血小板和給予促血小板生長因子。2020年,中國腫瘤患者約有658.2萬人,主要的內科治療方法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均存在血小板減少癥的風險。韓教授對于即將開展的臨床研究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同時指出阿伐曲泊帕在藥代動力學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穩態血藥濃度高,相較于其他藥物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國產阿伐曲泊帕的上市也將惠及更多血液腫瘤患者。
大會期間,還進行了其他重要講題的討論,包括《CAR-T治療骨髓瘤最新進展》、《MCL1L規范化治療&chemo-free less》和《我如何治療DLBCL》等。這些報告為參會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進一步推動了血液腫瘤診治領域的發展。
大會總結
最后,侯健教授總結道,CMV感染是導致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后CMV感染的管理一直受到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來特莫韋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用于預防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藥物,相信其國產仿制藥的上市將會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從而讓更多患者受益。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學術交流,也為推動血液腫瘤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平臺。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編輯 | 朱慧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