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青兮
日前,2024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成為白酒行業的焦點,本次會議以“守正創新共護貴州白酒品牌 凝智聚力壯大優勢產業集群”為主題,聚集了茅臺、習酒、國臺等貴州主流頭部醬酒企業共商共議。
會上,天士力數智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國臺酒業集團終身榮譽董事長、創新生產力總師閆希軍受邀做了以“數智國臺開新篇,打造中國新名酒”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他表示:“白酒是個傳統產業,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成熟的工藝體系;同時,也面臨限制產業發展的戰略性約束難題。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裝‘數智引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會上,閆希軍對國臺酒業的白酒“數智”賦能實踐進行了匯報,并從四大方向進行了深度解析,獲得了白酒行業人士的深度認同。
01、關于白酒:七大特點和趨勢昭示白酒深刻變化,醬酒要跳出“內卷”思維
眾所周知,國臺酒業是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歷經20多年精心打造的政府授牌的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作為中國白酒產業的深度參與者,閆希軍對白酒產業有很深的理解和認知。關于這一輪白酒行業的調整,閆希軍認為主要呈現出了幾個特點和趨勢:
其一是存量競爭、強對弱的擠壓式競爭、甚至縮量競爭,行業由“量價齊升”,到“量減價升”,再到“量價雙降”。在此背景下,頭部名優酒企更具有綜合優勢,集中度進一步強化;
其二是行業分化比較明顯,頭部酒企和區域龍頭發展勢頭好,價格帶上高端堅挺、中低端消費火熱,次高端、中高端比較困難;
其三是消費進入理性飲酒、理性消費的“雙理性”時代,品牌、性價比、品質,是消費者的核心關鍵要素;
其四是酒行業呈現低速增長、低利潤等特點,在新的商業時代下,經銷商和終端是直接決定者,消費者是最終決定者。
其五是貴州是原產地和主產區,當下的經濟和行業環境,多產區、泛產區不是對主產區的稀釋,恰恰更有利于彰顯主產區的稀缺價值。
其六是本輪行業調整,首先進入的是醬酒,受影響最大的也是醬酒,卷得最狠的還是醬酒。存量競爭下,競爭強度短期內不會下降,大的市場投入是常態。
其七是醬酒仍具有相對的品類優勢,建立品質優勢、聚焦渠道終端、深耕市場、夯實市場基礎是主要任務。
有資深行業人士認為,“白酒產業市場化運作四十幾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產業運行規律,同時產業調整也隨之誕生,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需要以正確的態度去看待這些規律和調整。企業家更是應該如此,閆希軍作為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同時又是白酒產業市場化的同行者,幾次大的調整都經歷過了,他的判斷頗有見地。”
該人士還指出:閆希軍對白酒的判斷,是一名酒業老兵的經驗積累,是其對市場變化的洞見,為其對酒企治理戰略方向提供借鑒。對行業、對酒企、對酒商、對消費者多個層面的關心和關懷,展現了閆希軍作為新時代白酒行業企業家的胸懷和素養,對產業發展多有裨益。
“醬酒具有相對的品類優勢,建立品質優勢、聚焦渠道終端、深耕市場、夯實市場基礎是主要任務。”閆希軍表示。在白酒行業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等影響下,白酒行業需要系統思考、全局謀劃、科學應對,其中以數智化提升傳統產業,是白酒企業面臨的重要任務。對此,他對當下貴州白酒企業提出了幾點發展建議。
首先要著力發展動能重構,其次是著力增長方式轉換,再次則是著力產業轉型升級。要跳出內卷思維和框架,通過加大消費者培育、產品創新、重構渠道利益、數字化變革等,挖掘需求對沖縮量,用品牌、利潤和渠道終端的深度、密度、活躍度推動增長以創新應對行業調整。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裝“數智引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酒眼觀酒》分析認為,白酒行業雖然是個比較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并不排斥科學技術對其的改造、提升,從前進的“數字化”營銷改造,到今天的“數智化”產業提升,都是白酒對新生事物的不斷接受的過程,以國臺酒業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型釀酒企業,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已經越走越穩。
02、關于國臺:“數智”助力產業升級,四大方向引導企業發展
國臺是最早提出“數智化”建設的白酒企業之一,并逐步付諸于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酒眼觀酒》獲悉,作為天士力大健康產業的龍頭,國臺酒天然烙上了天士力的創新DNA。貫穿同樣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方法,用天士力制藥的理念、技術和標準來做國臺酒。國臺酒業始終秉承“傳統不泥古,科學創新不離宗”,在嚴格秉承大曲醬香工藝的基礎上,將傳統釀造技藝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將傳統的工匠精神“基因”植入數字化智能科技,建設了智能釀造車間、智能數字酒庫。
這一舉措,推動了醬酒釀造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迭代升級,構建了智能釀造的系統集成體系、標準體系,走在了醬酒行業“智改數轉”的前沿,為產區新型工業化轉型探索實踐方向,是培育白酒行業新質生產力和貴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針對白酒產業的轉型升級,閆希軍在會上以國臺為例,講述了近幾年國臺的做法,分享了“數智國臺開新篇,打造中國新名酒,釀好酒、酒好喝、喝好酒,數智國臺美酒新體驗”的企業主張和行動。
首先,釀好酒,就是把酒釀好。國臺智能釀造的方法和路徑,核心是四條:一是解析傳統,二是數字表達,三是精準復刻,四是系統創新。
其次,酒好喝,就是釀出好喝的酒,重點抓好四個方面:一是質量好,二是喝著好,三是體驗好,四是文化好。
再次,喝好酒,就是深化品牌內涵挖掘。用故事講好品牌,廠家要會講故事,市場要講好故事,升級數智美酒新體驗場景。
閆希軍表示,“數智國臺開新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向。
其一是新的發展范式,即科技驅動,數智賦能,創新求通,以智能釀造為依托和底色,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效益、綠色化的發展新范式。
其二是新的生產方式,推動生產方式變革,持續強化“智能化+標準化+數智化”的高端集約、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智能釀造優勢,助力行業轉型提升。
其三是新的營銷模式,升級以消費者為中心,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運營數智化的新模式。數智化貫通產品打造、品牌策劃、市場賦能、渠道建設、終端開發、用戶培育、廠商端消費者溝通等全域全環節,營銷體系升級。
其四則是新的合作機制,以共創共享共贏為基礎,創新管理、服務、執行、評價、激勵的數智化、高效率管服體系,以及利益分享體系,讓消費者愿意買、終端愿意推、經銷商愿意賣。
白酒品牌管理專家、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指出:從生產方式到發展范式,從營銷模式到合作機制,國臺酒業為白酒行業的“數智化”升級打造了可供借鑒的樣本,為白酒行業的產業升級開了個好頭。這是國臺酒業注重科技與生產的結果,也是國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作,將對貴州白酒、乃至整個白酒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酒眼觀酒》總編輯凌峰也認為“白酒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加持,但真正能夠把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的企業寥寥。其原因有二:一是實力,企業現有的資金、資源不足以支撐新技術的運用;二是意識,廣大中小企業及手工作坊仍在沿用老祖宗傳下來的生產方式和工具,不愿意改變現有的生產模式。國臺酒業是一個十分具有創造力的企業,在數智化建設方面,國臺一直都是醬酒企業和白酒行業的引領者之一。對于科學技術的大面積運用,讓國臺酒業走完了其他企業幾十年都未走完的路,并完成了百億規模積累,和品牌的全面躍升,這便是科技的魅力。白酒行業要發展,就必須與科技相結合,讓產業發展更具科學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