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童心
“典”亮少年的你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融水法院攜手當地學校,共同為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孩子們傳遞法治精神,讓法治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同時也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免受校園暴力和欺凌的侵害。
拒絕校園欺凌
守護“少年的你”
一、苗家小鎮小學
六一前夕,融水法院立案庭的干警們來到了苗家小鎮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法治講座。講座中, 干警詳細講解了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的定義、危害及法律責任,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講座采用互動式、案例式教學方式,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看法,法官們耐心傾聽,并給予相應的法律建議。
為了檢驗孩子們對法治知識的掌握情況,講座結束后還舉辦了一場法治知識競賽。競賽題目與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緊密相關,形式多樣,包括筆試和搶答等。孩子們紛紛舉手,競相展示自己的法治才華。競賽現場氣氛熱烈,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最終,表現優秀的孩子們獲得了各種文具小禮品。
二、 汪洞小學
5月22日,融水人民法院汪洞法庭的干警們來到融水縣汪洞鄉中心小學,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們講解了什么是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和可能帶來的后果。干警們結合真實的案例,向學生們詳細闡述了校園欺凌的多種表現形式,如肢體暴力、言語侮辱、網絡欺凌等,并分析了這些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同時向學生們介紹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學生們明白在校園欺凌問題上,法律是如何界定和處理的。此外,干警們還向學生們傳授了一些實用的防范和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他們告訴學生們,在面對校園欺凌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及時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同時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大浪小學
5月21日下午,融水縣人民法院大浪法庭的干警也來到了融水縣大浪鎮中心小學。大浪法庭的干警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結合鮮活的案例,以案釋法,警示教育,為學生展示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并結合日常學習和生活闡述了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告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并提醒他們一定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增強自己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做好自我保護意識。干警講解結束后,開始答題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參與,正確率非常高。通過此次法治課堂,同學們都大有收獲,自我保護明顯增強,懂得了“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觀者”的真正意義。
四、民族高中北校區
高一李一同學:“法官姐姐太幽默了,她講的法律知識很有趣,我一聽就懂了,也記住了。”
“我的收獲很大,以前只知道罵人打人是校園霸凌,今天才知道,搞小團體故意孤立別人,也是校園霸凌的一種。”高三張同學恍然大悟說。
高二年級段班主任劉老師:“謝謝陳法官敲響警鐘,校園霸凌屢禁不止,作為老師更應該提高警覺性,嚴格觀測,不給學生霸凌與被霸凌創造時空條件,如果發現有此類現象,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熟悉的課間操音樂響起,與往常不同,眼尖的同學們發現,他們的“老朋友”又來啦!5月24日,融水縣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再次來到民族高中北校區,給同學們帶來最新的“法治大禮包”,法官圍繞《民法典》中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以案釋法,與師生探討校園霸凌防范、涉校涉生違法犯罪等社會熱點議題展開宣講。著重跟同學們談起最近發生的幾件校園霸凌熱點事件,坦言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迫在眉睫。主要從“什么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遇到校園霸凌時應該如何應對?”等方面剖析校園霸凌現象發生的本質,幫助學生提高辨識能力,教授防范方式與應對技巧。
烈日炎炎,操場上開始升起層層熱浪,同學們的熱情反而更加高漲。為加深普法印象,讓同學們在解決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法官邀請同學們上臺參加有趣的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地搶答問題、分享學習心得,現場歡聲笑語掌聲融成一片,氣氛非常活躍。
五、四榮鄉中心小學
5月27日,融水縣人民法院四榮法庭將傳統的法治課堂“搬”進莊嚴的法庭。活動當天,四榮法庭迎來了融水縣四榮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庭長黃文霞以圖文并茂、視頻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了校園霸凌的嚴重性,引導同學們知法、學法、守法、用法,提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求同學們要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拒絕不良習性,注重自己的言行,按照規章制度做事。
隨后,師生一行人在庭長的帶領下進入到了科技審判庭進行參觀,后組織學生們開展了一場模擬庭審法,學生們分別扮演審判長、書記員、原告、被告、律師等角色。“我宣布,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現在開庭!”,隨著“法官”手中的法槌落下,一起因校園欺凌引發的糾紛案件正式開庭,核查當事人身份信息、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一系列模擬庭審工作將完整真實的庭審現場展出來。通過“零距離”交流,改變了單純灌輸法律知識的宣教模式,激發學生們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了解,讓同學們更直觀、更深刻地體會到違法犯罪的嚴重后果。
庭審結束后,給足了到場同學們扮演角色模擬法庭的時間,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嚴肅的法庭現場,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如同清脆的法槌聲,使整個庭審現場充滿了活力和朝氣。
六、 汪洞鄉結合村堯岜小學
5月29日,汪洞鄉結合村堯岜小學一間教室里傳來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融水縣人民法院刑庭的干警正在跟堯岜小學的留守兒童學生做小游戲互動,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潑。課堂上,干警詳細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與校園暴力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孩子們了解法律對校園暴力的懲處力度。并設置了一系列與校園暴力相關的問題,鼓勵孩子們積極回答。通過問答,鞏固孩子們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同時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最后,干警對本次課堂進行總結,強調預防校園暴力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一堂課,也許并不能讓同學們立刻學會龐雜而難懂的法律知識,但小小的“法治種子”已在他們的心中種下。少年強則中國強,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在象牙塔階段,未成年人處于心智發育、三觀樹立的關鍵時期,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給予全方位的引導與呵護。融水法院響應法治建設號召,選派優秀法官與法官助理擔任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定期與不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校園普法宣傳,與學校等各界共同擔起校園法治教育重任,警鐘長鳴,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何水仙 覃中悟 吳榮金 周杰
編輯:何水仙
校對:管建融
審核:賈貞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