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年嘗鮮僅15天,蘇州夏至這碗面,憑高身價出道,98一碗不愁賣
一年“四時”之一中有夏至,夏至之后,太陽將走“回頭路”,從此白天漫長,夜晚短暫。夏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時候。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寫道“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中國人發明的24節氣充滿著智慧和科學,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確定了夏至。這一天之后,苦夏將至,為了迎接隨后而來的炎炎夏日,很多地方會都有關于夏至特定的食俗,吃面則是很多地方迎接夏至的一種方式。
為什么會在夏至這天來吃面?民間的說法是因為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的一天,面條細細長長能與此相搭,“夏至”時,新麥登場。人們在這一天吃面,也有慶豐收,嘗新麥之意。在蘇州,迎接夏至的必定是一碗過候不候,一年嘗鮮僅15天的夏至三蝦面。
面對于蘇州來說就是日常,走在蘇州街頭,隨處可見的蘇州面館就是蘇州獨有的特色風景,無面不歡的蘇州人對面條的熱愛可以說是愛之入骨,蘇州人吃面不僅要精細,還要講究一個時令。它可以是貫穿四季的尋常之面,也可以是季節饋贈的時令。三蝦面即是在與夏至迎頭相撞的一碗“鮮而貴”的面。
三蝦面用到的蝦籽、蝦黃、蝦仁。夏至期間正好是河蝦產卵期,此時的河蝦蝦肉飽滿鮮美,價格更是不低,屬于一年之中河蝦最貴的時候,蘇州一碗“三蝦面”最貴可以達到98一碗,但即使三蝦面是普通面的近十倍,仍然無法阻止對“三蝦面”熱愛有加的人們。
三蝦面的名字來自于澆頭,“蝦籽、蝦腦、蝦仁”是三蝦面的精髓,而且“三蝦面”重在鮮味,現做現吃才是鮮味至上的關鍵,一般面館里儲備三蝦面的量都不會大,因為當天必須賣掉,所以想吃“三蝦面”還需服從限量供應,要起早去搶到這碗夏日最鮮美的面。
制作三蝦面難在取材,需要抱籽活蝦,而且全程需要人工操作,
步驟精細、費時費力也是它身價貴的原因:
取蝦籽有兩種方法,一是要將抱籽活蝦水沖洗,再放入水中揉搓,使蝦籽沉入水底,再過濾,去除雜質;另一種是將洗凈的河蝦焯水撈出,待蝦腦、蝦仁變硬,這樣拆解出來更為方便,將帶有蝦籽的蝦殼放在水中揉搓,使蝦籽和蝦殼分離,然后再加以過濾,就取得蝦籽了。
待食材處理完畢,就可以做三蝦澆頭了。
起鍋入油至五成熱時緩緩放入蝦仁后輕輕撥散,熘至呈乳白色時撈出瀝油;
仍然是原鍋,放入蝦籽、蝦腦略炒,加入紹酒,再倒入蝦仁略翻,出鍋即成,不加任何配料。
接下來將面煮好, 將提前準備好的三蝦澆頭鋪在面條之上,這一碗過時不候、人間至味的三蝦面就做好了。
“三蝦面”因為要用到抱籽河蝦,要在河蝦產卵期食用,享用的時間不長才顯更珍貴,每年三蝦面上市之時,蘇州的裕興記人頭攢動,面館里坐滿了垂涎三蝦面已久的人,就連平日時省吃儉用的老阿姨也會大方一次,為了解饞,吃一碗鮮美至極的三蝦面。
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這一碗三蝦面,但記得要起早去菜場才能買到活蹦亂跳的抱籽河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