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本文起源于跟外甥的一次談話,在我外甥眼里,他舅舅是能文能武、有很多人生經驗的男子漢,在我妹妹眼里,他哥哥是走南闖北的社會人兒,能搞定很多在她看來難以解決的困難,能踏過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
相比還是孩子的外甥和擁有單純工作環境的妹妹,我也許確實在有些地方比他們強大一點點,但終究,只有我知道自己有多么卑微和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所以 ,當外甥向我咨詢關于人生的一些問題時,我很謹慎地考慮該怎么回答。
我一直反感好為人師的人,自己也幾乎從來不給任何人,包括最親近的人任何關于“整改”、“提高”等方面的建議,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而人性決定了即使是最親近的人,最好也不要去充當對方的人生導師——你自己活成什么逼樣,難道自己心里沒點兒逼數?還去給別人指點江山?
同時,無數人的人生也證明了一個事實:所有那些取得了一定成績的人,他們中的絕大部份都是靠著自己的出身、勇敢、天賦、上進、謙遜、堅持等因素才獲得了成就,絕不是靠著別人的耳提面命。
我反對父母對孩子過于干涉,我覺得好的父母應該在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引導孩子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我認為中國家長最要不得的心態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簡直愚蠢至極: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憑什么孩子就必須成為人中龍鳳?無窮無盡的作業和無休止的各種興趣班、輔導班,除了能把孩子逼得抑郁和憤怒,甚至決絕,還能有什么用?
一個睜開眼就看到作業而不是太陽的孩子,他的希望在哪里?
我理解多數父母因為自己這輩子很苦,所以希望孩子能不要像自己這么苦的良苦用心,但是父母在這世上幾十年了,對自己所處環境難道沒有一點點的了解?父母拼搏半生兩鬢蒼蒼仍然不能護家人周全的慘痛經歷難道不足以成為你不要繼續壓榨孩子的警示?
你以為憑著拼命壓榨孩子就能讓他在卷成龍卷風的世界里成為卷王而勝出?那些真正有造風能力的人,從來不參與內卷,極個別的天才,那種14歲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任何人也卷不過他,絕大多數的家長和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普通人,常人相貌,常人智商,更是常人背景——去看看那些學霸學神或者商界青年才俊,他們今天的成就,往往建立在兩三代人努力的結果之上,富商之子娶奧運冠軍,地產之王娶美艷明星,官宦世家相互通婚,大學教授的兒子娶的也是書香門第的女兒……精英階層憑自己掌控的資源能為自己的孩子謀取大大優于常人家庭的優渥成長環境,而我們這種打工族,那些白加黑的白領,包括無數農民工和城市底層,我們拿什么跟他們競爭?
我不是勸你認命,而且我知道今天的孩子們這么累,也并非全是家長造成的,我看著外甥那堆得一米多高的各種卷子和資料,問他寫作業到幾點,他說每晚差不多都要到零點左右,他在一個相當寬松的學校,而我外甥也是很有天賦的孩子,他都要忙到這個時間,何況其他孩子?
我數了一下這個五·一假期他的作業量:所有科目加起來,大概一百張卷子——中國的孩子能不累嗎?而他們這個學校,我剛才說了,相對來說算是學習任務很輕的學校了。
我想表達的是,我理解家長們的急切心理,但是看看自己這一生,再看看自己取得的成績,也許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以怎樣的教育才能讓他擁有快樂的人生?
我給不出更好的看法,我自己認為,中國家長最缺乏的是對孩子精神世界的重視,其次是對強健孩子的體魄關注度也遠遠不夠,我一直認為一個身體強健的人,他的意志力也會相對堅強一些,在他遭遇包括病痛、外力傷害等多重生活打擊的時候如果有一副強健的體魄,這對培養他的意志和幫助他挺過生活的難關會有很大幫助。
而一個人如果能擁有相對完整、強大、有趣的精神世界,那他不會匱乏,不會無聊,不會因為生活中的波折輕易就受到各種負面情緒的打擊,從而造成抑郁或者狂躁。 我寫號幾年遭遇無數非難和折磨,曾經一度瀕臨崩潰,但終于沒有崩潰,我想可能和我擁有一個堅固的精神堡壘有莫大關系。
所以我覺得,我們中的多數父母,也許最該做的是:在確保孩子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盡可能由著他的個性去成長,我們最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面對來自學校的各種壓力,用愛去支持他,而不是站在校方的立場上繼續再給孩子壓力。
孩子能成才是好事情,不能成才而是成為了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那么只要他能度過平安平靜、快樂的一生,就已經是做父母的極大福報了,千萬不要想著借助孩子的成功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對孩子不公平,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
正是基于我的這些思想,所以我很謹慎,不知道該跟外甥說些什么,想了想跟他說:我的經驗完全不適用于你,你的人生經驗只能是你自己在不停的吃虧上當和受折磨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我也不覺得我能指導你,很多事情的看法你比我更有思想,如果一定讓我跟你說點兒啥,那舅舅想說的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除了一些必須妥協的時刻,比如面對考試,你應該老老實實背誦那些你厭惡的東西,先過關再說,等你成年參加工作后,工作上可能也不得不妥協,但是在你自己的生活里,你要努力做你自己,輕易不要妥協,否則可能會因為活得沒有自我感而產生自我懷疑,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它會傷害我們的快樂,扼殺我們的生命力,舅舅一直努力保持自我,雖然很累,但我認為值得,因為這樣讓我感覺我擁有自己。
跟外甥說完這些我就回招待所了,回去的路上我邊走邊想:人這一輩子太不容易了,而要是生在中國,就更不容易,因為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約束你,有那么多世俗的壓力壓迫你,還有諸多生存的艱辛在等著你,比如累死累活掙不到錢的那種感覺,把人折磨和打擊得痛不欲生。但如果一個人打算稀里糊涂過一輩子,其實也沒啥不好的,不會像我這樣因為自討苦吃而活得很艱辛,不過我不打算那樣過。
有時我在想,我們當前的情形,不管男人女人,都面臨很多考驗和磨難,我們的父輩沒能力也沒機會為我們創造很好的條件,他們能把我們養大,已經竭盡全力了,而我們比我們的父輩能好多少?
社會的勢利化、娛樂化、唯物質化,其實我都不反對,但是這種變化的前提,應該是我們擁有比較強大的精神世界,允許人們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像現在這樣,只能產生更多的巨嬰,更多冷漠的人,更多沒擔當的糊涂蛋和懦弱無恥的人,以及更多沒有是非標準只有立場站隊的人。 一個多世紀前的美國傳教士亞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Smith)在《中國人的性格》一書里寫道: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和正直的品性。 中國人何嘗不想勇敢?何嘗不想正直?從早期的商鞅到野蠻的蒙元,還有后來明清的流氓皇帝,中間還有幾千年的禮教桎梏和精神奴役,打斷了民族的脊梁,改變了國民性,幾乎無人能幸免。
剩下的就只有螻蟻般的人生—— 在職場上,中國人肯定不是最認真的,但一定是最辛苦、最守規矩的,所有的規則,不管是明規則還是潛規則,都遵守、都服從,朋友、同事、上級的感受都重要,唯獨自己的感受不重要。 家庭生活方面,中國人可能不是最有責任心和幸福感的人,但一定是最能將就、最能忍受的人,伴侶、孩子、老人的快樂都重要,唯獨自己的快樂不重要。
我們循規蹈矩地活著,活給他人看,卻很少考慮活給自己感受,中國人為了所謂的“面子”,往往把里子活成了爛棉花套子…… 西方人先講道理,后講情面,凡事注重自己感受,不太顧及他人看法;中國人則先講情面,至于道理,可講可不講,凡事先考慮他人看法,至于自己的感受,在考慮可以接受他人看法的前提下才敢嘗試…… 所以我們覺得西方人比我們活得率性而自我——西方人之所以能活成這個樣子,純粹是因為環境使然,不然換了他們去當房奴和孩奴,他也快樂不起來。
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我特別強調一個人的不妥協精神和不隨波追流的可貴品質——也許迫于生存在某一時間段內不得不接受低尊嚴的日子,工作和生活固然要有規則,但不是只有服從,不是只有唯唯諾諾,日復一日出賣尊嚴換來聊以生存的錢,總有一天你會在酒后失聲痛哭,總有一天你會看著鏡子里日漸走形的身材和逐漸稀疏的頭發懊悔沒有為自己活過哪怕一天。
循規蹈矩的生活,一切都在條條框框里進行,按既定的規則進行,確實很安全,但也扼殺了我們的激情和創造性,讓我們的生活了無生趣。 我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我愿意多一些嘗試和風險,沒有經歷過波瀾起伏的生活,別跟我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結語
年輕的時候,那些價值觀單一的“唯成功論”,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話,用華麗的肥皂泡遮蔽了我們的夢想,謀殺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折騰過無數次、失敗過無數次之后,我們終究會明白,不管掙錢還是為自己而活,其實都極困難,每個人都是孤獨而無助的,于是我們會逐漸沉默,但做的事會越來越多,因為我們都很清楚:隨著歲月的逝去,自己能選擇的已經越來越少,必須竭盡全力把手頭能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我們也會認同最簡單、最基本的那幾條生命規則,并竭盡全力使之成立,我們會拿起手里的鐵鍬,或者一支鋼筆,放手和現實一搏,因為: 人要有點兒精神才能叫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