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5 日,榆林各界媒體探訪老榆林酒廠。探訪團先后走進老榆林酒廠文化館、黃土洞藏酒窖、釀酒生產現場、發酵車間、生產流水線、倉庫中心等,見證老榆林酒從三十多年傳統釀造企業到現代科技創新企業的進階步伐。
據介紹,老榆林酒廠的前身是創辦于1992 年的國營酒廠——榆林酒廠,1999年股改后組建成今天的老榆林酒廠。從建廠之初開始,我們每年都用窖藏的酒海儲存 50 噸原酒,現有庫存原酒 2000 余噸。
走進酒廠釀酒園區,首先看到的是老榆林酒文化館,里面陳列各種榆林農耕器具及酒文化展品,酒廠三十多年成長歷程中尤其喝老榆林酒唱陜北民歌等民歌代表。踏進酒廠黃土洞,一排排陶瓷壇隨著時間的老熟,自然陳香撲鼻而來。百米深的黃土洞用于白酒的存放,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 90 年代老酒存放在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酒海中。
黃土洞藏酒窖,作為一個獨特的儲存環境,必然對酒的口感和品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土的保溫性能、濕度的自然調節,以及洞內的恒溫和避光條件,都為酒的陳化提供了絕佳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陳放 32 年,老酒必然凝聚了歲月的精華,口感醇厚、回味悠長。
來到收糧、發酵、蒸酒、勾調、灌裝等車間,從原料的篩選、潤水、預熱到蒸煮、降溫、接種,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酒曲質量的穩定。
曲是酒之骨。酒曲中的菌和酶催化谷物的轉化和發酵,造成了大量的釀酒功能微生物產生化學反應,從而決定了酒的濃度和醇香。不僅保證了老榆林酒的品質和口感,也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
座談會上,總經理李嘉峰說,酒是文化的傳承,有積淀才會有吸引力。年份酒首先要搞清楚酒的香型和度數,只有達到一定度數(好像五十度以上)的白酒,放久后酒體中的酸和醇充分反應后生成酯類物質,甘醇不辣喉,入口歷久彌香,達不到度數或者勾兌的酒體存放數年后反而會難以入口,口感奇差。再者儲藏條件也有要求,窖池或者酒海子,專注于“釀好酒、藏好酒、賣好酒”。始終堅持文化自信、品質自信、模式自信、團隊自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敢打敢拼敢勝利”的團隊。
通過這次探訪,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老榆林酒廠的魅力,更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現代科技的創新力量。這樣的結合,無疑為老榆林酒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國傳統白酒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