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赴考場’,我輩豈是蓬蒿人。
高考前夕,孔子、李白、祖沖之等歷史名人“發微博”為高考生送祝福引發關注。“李白”祝福考生們在考場上自信飛揚,超常發揮,一舉高中。
歷史名人走上微博,為考生送祝福,按說是個好事,誰都可以給考生送祝福,更何況還是歷史名人。尤其是孔子,被稱為文圣,李白被稱為詩仙。仿佛他們送祝福,考生就能文采飛揚,文曲星下凡。
據了解,注冊李白虛擬微博號的江油市李白紀念館表示,詩仙李白粉絲眾多,希望通過虛擬微博號為今年的高考生加油,也希望更多人來到李白故里,走進紀念館了解詩仙李白。6月6日0時,李白微博號頂著學子們熟悉的頭像,為今年的高考生送來了祝福。該微博目前已獲得5萬多點贊,轉發超過4000。
讓李白蹭高考的流量,總感覺有點不搭。在李白那個時期,科舉考試就是他們的高考。李白一生,從未參加過“高考”。有人說,他是商人出身,身份限制,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有人說,李白的詩風天馬行空,擅寫古風,不擅長寫科舉考試要求的那種嚴格的格律詩。有人說,李白狂放不羈,不屑于參加科舉考試。不管怎么說,李白一輩子沒有參加“高考”是事實。
李白終其一生,都是在走“終南捷徑”。他希望通過干謁名人,迅速成名,讓名聲直達天庭,直接得到天子賞識,從而求取功名。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李白通過花錢,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自己說:“囊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就是讓人們來宣傳自己的名氣。
為了讓達官貴人們推薦自己,他刻意結交公卿。為了巴結的韓朝宗,李白肉麻地寫出了“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這樣的詩句,盡管如此,韓朝宗也沒有推薦他。為了結識玉真公主,李白巴巴地跑到終南山,想求得玉真公主的推薦,可是最終也沒能遂愿。后來,在賀知章和道士吳筠的推薦下,唐玄宗點頭,李白才做了“供奉翰林”。
文化遺產要活起來,走進人民群眾中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直至愛上文化遺產,多宣傳可以理解,蹭流量無可厚非,蹭高考的流量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讓一輩子沒參加過“高考”的李白,去“硬蹭”高考的流量,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