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離別的體會,遠比今天的我們要深刻。今天,我們交通和通訊便捷,即便暫時離別,我們也不必過多擔憂,因為重逢總是可期。
然而,在古代,醫(yī)療、交通和通訊都極其落后,一旦分別,動輒千里之遙,誰也不知道還能否再見面。
因此,人們將每一次的離別都視作生死之別。這種真摯的情感,才使得詩人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感人詩篇。
無論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情,還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背后的惆悵心酸。都是內(nèi)心真實寫照。
夜晚讀詩,每當讀到離別主題的面的詩詞時,我們更容易被那份離別的傷感所觸動,同時也被詩句的深情所驚艷。
以宋代劉子翚的《絕句送巨山》為例,這首詩便是一首典型的送別詩。
《絕句送巨山》
宋?劉子翚(huī)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題目表明這是一首送別詩,最后兩句尤其精彩:“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意思是,明月不知道你已經(jīng)離去,深夜依然悄悄地照進你的書房窗戶。
如果我們對古詩詞略有了解,就會明白詩人在這里寫的并非單純的明月,而是借月光表達對朋友的一份深情思念。
比如,李白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中表達對王昌齡的思念和祝福。劉子翚在這首詩中也是如此,用明月寫自己的思念,用空蕩蕩的書房來傳達因思念朋友而感到的悲涼。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講述了詩人與朋友在福建山寺共度兩年的時光,如今朋友要離開福建遷往浙江。“一笑翻然”表面上看似灑脫,實際上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感傷。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這兩句詩淺顯而深情,既飽含詩人的離愁別緒,又讓人回味無窮。
#深度好文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