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里,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不管好漢們在民間如何的英雄,一旦上了梁山,他們身上的個體特征就完全消失了,似乎都如一塊木頭,沒有了靈性。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有三:
其一,行幫道德綁架
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guī),做土匪也是有規(guī)矩的。
林沖上梁山,首要任務就是要納投名狀,以此作為你入寇的資本,也表一表你做土匪的決心;就算宋江上梁山,也少不了這一環(huán),他帶去梁山的好漢,都是資本;晁蓋要施仁德于民,宋江立馬跳出來反對,因為這不符合土匪的利益,因為梁山缺糧草,還管什么仁義道德呢;宋江看上秦明,殺了他全家,也在所不惜,大不了再賠你一個老婆。
看似不講理的背后,都有著他們的一套規(guī)則,就是匪盜集團都奉行一種行幫道德,何謂“行幫道德”?也可稱為幫派意識,簡單來說,就是集團利益至上,為了幫派利益,不論何種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是對的。
比如三打祝家莊,在小說中這些莊園有自己的武裝很普遍。
史進是史家莊的地主,附近有匪盜占據(jù)著少華山,史進出于自我防衛(wèi),也組建了自己的隊伍。結(jié)果,還真用上了。陳達自不量力,跑來攻打史家莊,結(jié)果被史進活捉。
桃花莊附近一幫土匪盤踞著桃花山,青州官軍管不了,劉太公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女兒只好給人家做老婆,要不是魯智深,一人頂五千人馬,劉太公一家何以安然?
再說回祝家莊,梁山賊寇就盤踞在家門口,專以打劫為生,我組建自衛(wèi)反擊隊有錯嗎?我三莊聯(lián)防有錯嗎?沒有錯。
但是,宋江等人不這么認為,他認為你祝家莊就是有錯,錯就錯在你不能防御我,你就得讓我搶。梁山也不會長別人勢氣,滅自己威風,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偷雞捉賊,天經(jīng)地義,但梁山興師動眾前來問罪,一舉滅了三個莊,自己得了三五年糧食,卻造成大批百姓死傷,完了你還要高舉“忠義”大旗,還說要替天行道,這行得是哪門子道?不過是幫派之道而已。
在幫派意識的捆綁下,沒有個體意識,或者說個體意識是微不足道的,即便是魯智深這樣的活佛,既來之,也只能安之,不能改變,就只能加入。
其二,被潛規(guī)則所限,失了話語權(quán)
一個幫派有一個老大,話語權(quán)在誰手,在有實力的人手里。
梁山誰最有實力,當然是宋江,一是他江湖名號大,影響力大;二是他游走江湖,收攏了一批不要命的底層為他賣命,比如李逵;三是他上梁山后招募一批能征善戰(zhàn)的軍官,而且這些人和他理想一致,都想反其道而行,通過造反達到升級。
除了宋江,魯智深是第二大有實力的人物,如果讓魯智深當梁山老大,梁山必不會走招安之路,但必然會走向分裂。
對于魯智深而言,馴服一幫潑皮沒有什么難度,也可以和平相處,但若要馴服一幫軍官,那是不可能的,價值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
魯智深只能帶著一群底層去當和尚,但這又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少上梁山的好漢,就是沖著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而去的,他們怎么可能去過一種苦行僧的生活呢?
所以,魯智深的話語權(quán)也是有限的,其他人就更不可能說什么了,就算是親信李逵,最后還不是被宋江給殺了。
宋江殺的不是李逵,而是在殺死他的反對者,殺死另一種思想。
宋江最高明之處在于,他很會畫餅,而這一套卻是上下通吃的。就這樣,他讓大部分好漢都喪失了話語權(quán),并為我所用。
其三,梁山是個理想國
梁山集團是一個大熔爐,好漢們來自五湖四海,來自各行各業(yè),來自不同階層,所有這些不同背后都構(gòu)成了相對應的各種價值觀。
底層百姓想要的不過是一種安穩(wěn)富足的生活,比如像武松、石秀、楊雄、時遷等這樣的好漢;但像柴進、李應這樣的地主,他們早就衣食無憂,追求的是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而像關(guān)勝、呼延灼等軍官,他們的理想則是報國安社稷。
盡管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了不同的理念,但這些理念在短時間內(nèi),梁山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從而也就造成他們將梁山視為實現(xiàn)自己理念的理想國,也就選擇了順從的態(tài)度,個體意識也就短時間消失了。
但在梁山解體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人意識忽然又跳出來了,活著的好漢各尋去處。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你們覺得呢?關(guān)注、點贊支持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