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牽動千家萬戶,在如今國人心中有著極其特殊的分量。十年寒窗苦讀,將在今朝化為成果。短短數天的高考,折射出少年中國的激揚。
當然,真正決定人生命運的絕不僅僅只是卷面上的分數,還有對進步的渴望。
不過,每年高考期間總會出現一些作弊被抓的新聞。
那有著古代高考之稱的“科舉”,是否也會有學子作弊?古代科舉又有哪些防作弊手段呢?
科舉制最早起源于漢朝的察舉制,漢文帝就曾親自考驗過晁錯。直到隋朝末年,隋煬帝設進士科,打破世襲傳統,從寒門學子中挑選精英,科舉制度由此誕生。
武則天時期,科舉制度逐步完善。具體算算,從公元605年到最后一屆科舉考試的終止時間1905年,整整1300年共產生700多個狀元,億萬名學子踏上科舉之路。
正如武俠小說里說的那樣,“有人的地方必有江湖”。無數名學子想要闖過獨木橋,除勤學苦讀外,少部分人也會走上歪門邪道,試圖通過作弊取得好成績。
結合1300年的科舉史,古代學子大概有四種作弊手段,首當其沖的就是行賄或直接威脅主考官。
古代科舉遠遠不如現在高考那樣完全公平公正,每次開考前,考題總是能被泄露出去。其中不乏一些權貴的孩子,通過父輩祖輩的渠道提前拿到考題。更有甚者為了科舉成功,專門向主考官行賄。
唐代后期局勢動蕩,科場腐敗,主考官不等學子來主動行賄就先出臺文件,已經到了賣官鬻爵買的地步。
這一作弊手段從唐代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著名文學家魯迅的爺爺周福清是同治年間的進士。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走后門”,周福清特意給光緒十九年浙江鄉試主考官殷如璋寫了封信,信中提到他將會奉上一萬元的紅包。
主考官卻當場翻臉不認人,把魯迅父親和其他想要行賄的學子通通取消考試資格。從那之后周家衰敗,周福清更是遭到朝廷嚴厲通緝,最終坐了八年大牢。
由此可見,賄賂主考官的作弊手段有一定的風險。
除賄賂考官外,古代學子常用的作弊手段其二就是雇傭“槍手”。這里的“槍手”,指的是能力出眾、才華過人,有著豐富科考經驗的前輩。
古代沒有身份證和照片,考試答卷時間都很長,這也給學子雇傭“槍手”提供了便利。晚唐時期,大才子溫庭筠就經常受他人之邀,前往考場當“槍手”。
明清時期,一些專門為學子代考的“槍手”甚至提供了一條龍的服務。學子們花些錢能辦成大事,自然何樂而不為。
第三種作弊手段是攜帶小抄。畢竟賄賂考官,雇傭“槍手”需要花大錢,家里還要有些關系。攜帶小抄進入考場,全憑個人眼力和操作,有著極強的隱蔽性與操作性,經濟實惠。
小抄的作弊手段最早起源于北宋,到了南宋,趙構為籠絡知識分子,懈怠考場紀律,導致許多考生居然堂而皇之地使用小抄。
明清兩代對科考的管理開始嚴厲,但依舊不乏鋌而走險的夾帶高手。一旦被考官查出有作弊行為,不僅立即取消考試資格,還要背負法律責任,嚴重者甚至砍頭。
第四種作弊手段,就是在自己的試卷上做記號,這一點,魯迅的爺爺在行賄時已經提到過。
“做記號”,指的是考官與考生通過卷面上特定的符號進行作弊。所以從唐代開始,試卷實行“糊名制”。宋真宗時實行“謄錄”,讓收卷老師用紅墨水再謄抄一個副本給主考官批閱。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考生們還是想方設法在自己的試卷上做記號,以便自己的長輩能去找人托關系。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類似事件,出自光緒的老師翁同龢。
清光緒十八年,狀元出身的翁同龢擔任主考官,參加會試的有他特別欣賞的江蘇老鄉張謇。張謇前兩次會試沒中,第三次會試前,他與好友一起去拜訪翁同龢。
幾人交談時,翁同龢反復叮囑張謇:“今日時事,宜統籌全局”。張謇認為這是老師抬愛自己泄露考題,另一旁的朋友卻將這幾個字銘記于心。
最終,張謇的朋友在試卷上寫出了這幾個字,翁同龢批閱卷子時認為此考生就是張謇,二話不說將其定為本場第一。
結果讓眾人始料難及,這根本不是張謇的卷子,翁同龢居然陰差陽錯把本場第一給了他人。
雖然古代考試作弊方式很多,但朝廷也并非善茬,同樣采取了許多防作弊的措施。
從宋朝開始,統治者為取得更廣泛的支持,對科舉進行多次改革,逐步制定了防范考試作弊的多種制度。
有從針對考官角度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糊名制”。還有針對考生角度的防作弊,在考生進入考場前接受全身搜查,脫衣服鞋襪,解下發結。
為了防止別人替考,在宋真宗年間還形成了準考證的雛形相貌冊。明太祖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嚴懲代考者,考生相貌冊逐步完善。到雍正時期,考生相貌冊除了有考生特征描述外,還附有本人畫像。
雖然古代防作弊措施日益嚴密,最終還是防不勝防,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擁有無法根治的頑疾,以至于作弊之風屢禁不止。
參考文獻:
[1]趙硯田.古今考場作弊與防作弊技術[J].中國品牌與防偽,2010(08):78-82.
[2]陳兵.北宋科舉考試的防作弊措施[J].歷史學習,2008(Z1):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