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當了皇帝之后,就徹底抑郁了。
這不是開玩笑,他是真的抑郁了。而且心理壓力巨大,甚至常莫名其妙地悲從中來,想放聲大哭,卻又不能,只能默然淚流。
原因大概是,上班真的太累了,還沒人能理解。
即便這工作是皇帝。
當皇帝,或者說,創(chuàng)業(yè)之前。劉邦都是個快樂的人,整天地笑,混吃混喝,泡妞,生孩子,都毫無負擔。
創(chuàng)業(yè)之時,因為需要持久的斗爭,他倒也心無旁騖,一心應對對手,目的單純,屢敗屢戰(zhàn),最終垓下一戰(zhàn)定江山。
人有目標,努力奮進的時候,不會孤單,也不會抑郁,即便有壓力,也會頂硬上。
而目標一旦實現(xiàn),事情就變得復雜了,心理更變得復雜了。
因為這跟原來的預想是不一樣的。當劉邦和項羽在過著狗一般的生活而意外見到出巡的秦始皇時,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艷羨之意。
劉邦喟然長嘆息,說:啊呀,大丈夫就應當如此。
意思是,人活世上,就應該過這種日子。
這是艷羨。
項羽說:這小子看把他張狂的,我可以取代他。
這是豪氣與野心。
可見,原本劉邦的理想是平庸的,最多像我們羨慕王健林馬云的生活那樣,只有艷羨之意。
當這個艷羨后來意外成為他的目標后,他就心無旁騖的一心向上爬。
終于,他爬到了該有的位置。
意氣奮發(fā),睥睨天下。
宏大的目標,需要極強的韌性,極大的精力去完成。
這個過程中,最初銳氣較盛的人反而往往容易疲倦不耐。
項羽其實早都累了,原因是他以為做了西楚霸王之后,一切就搞定了,可以衣錦還鄉(xiāng),坐擁名馬美姬,享受人生了。
也就是說,在一定的階段,一定程度上,項羽已經擁有了他想要的。他分封諸侯的時候,指點江山的風范,確實像是已經取代了秦始皇。
所以,它就松弛了。
后來,他與劉邦在滎陽相持不下,煩躁,心理其實早已崩潰了。
那時候的,項羽,其實也有點抑郁了。
項羽真正的敗象從那時便開始顯現(xiàn)。
他煩躁之下,對劉邦提出單挑決斗決定誰是天下老大的主意。
劉邦笑嘻嘻地說: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根本不搭理項羽,坐在城樓上看著項羽暴躁。
其實劉邦那時候也在強撐,因為戰(zhàn)爭曠日持久,從上到下,誰都撐不住了,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
年輕人打仗打累了,老弱病殘運輸糧草,也已經筋疲力竭,劉項雙方都是一樣的。
項羽甚至把劉邦的父親綁在陣前,威脅劉邦投降。
項羽實際上已經在心理崩潰的邊緣了。
最終,項羽釋放人質,與劉邦楚河漢界地平分天下,帶著兵準備回去過日子。
結果,劉邦從后席卷而來,最終打敗了項羽。
當劉邦的終極目標完成之后,他也徹底抑郁了。
而且表現(xiàn)得比項羽更加悲愴。
他的心理負擔比項羽更大。
因為上班實在太難了。
天下離亂,十室九空;匈奴擾邊,諸侯虎視。
真正的內憂外患。
而身邊之人也都跟過去不太一樣了。
韓信念叨叨發(fā)牢騷,蕭何慫兮兮保自身,張良躲貓貓要修道,大將爭功,文臣謀權。
整個一個頭大。
家里也不得安穩(wěn)。
戚姬哭啼啼,呂后鬧哄哄,太子懦弱,兄弟無能。
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還帶著一堆不省心。
換誰都得抑郁。
劉邦從真正當皇帝到去世,七八年間,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外抗匈奴,內煩于家事。
而且,這些事都得他親力親為,沒人可以靠得住。
漢十一年,劉邦病重,但九江王黥布反了。劉邦準備派太子劉盈帶領諸將前往平叛。
但呂后聽了四個老頭的主意,去找劉邦,又哭又鬧,說什么諸將都是百戰(zhàn)沙場的梟將,讓太子帶他們,不是讓羊帶狼么?他們肯定都不盡力,必定失敗。
陛下雖然病重,為了妻兒,勉強躺在車上去征戰(zhàn)吧。
把劉邦氣得說臟話——知道這小子靠不住,老子自己去。
連太子都靠不住,太子雖然荏弱,但為父為國分憂,鍛煉自己總是可以的吧?
因為太子有媽媽,他們想的是自己的利益,太子出征,贏了,功勞再大,又不能升官,還是太子。輸了,一輩子就完了。
沒人替劉邦想過。
征黥布時,劉邦受傷了。
回來的時候,在他的老家沛縣逗留了一陣子。
他把以前認識的父老鄉(xiāng)親們聚齊了吃席,大家載歌載舞,本來挺歡了的場面。劉邦敲著碗唱歌了:“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小孩子們跟著唱。
劉邦起身伴舞。
唱著唱著,劉邦眼淚止不住的流。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
他對父老鄉(xiāng)親說,游子悲故鄉(xiāng)啊!我雖然定都關中為皇帝,但死后魂魄肯定還是思念在咱們沛縣時的快樂。
可見,當了皇帝后的劉邦,非常不快樂,他反倒想念在沛縣做老百姓時無憂無慮的快樂。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可見他無人可用。可見他孤獨無助。可見他焦慮無主。
他要堅持離開這個令他快樂的生長之地,還是因為皇帝從人眾多,又將兵在外,沛縣父老難以供給。
他知道,他所有的那個天下,還滿目瘡痍,人們?yōu)槌燥柖亲影l(fā)愁呢。
在返回的路上,人家告訴他,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親如兄弟的好哥們盧綰也反了。他說盧綰,你來咱們談談。
盧綰不來。
他似乎徹底心死了,沒再問盧綰的事情。
但心情肯定非常不好,走著走著,病就更加嚴重了。
呂后派來了名醫(yī),為他治病(我更傾向于這是呂后派來探聽虛實的)。
劉邦徹底放棄了,他累了,煩了,撐不住了,想死。
于是他罵那個名醫(yī):“放屁,我還能治?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即便扁鵲來了有何用?”
他不讓名醫(yī)治病,給了一些錢把名醫(yī)趕出去了。
呂后趕來,問了一些政事,劉邦說了幾句,呂后還問,劉邦說,這之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意思是,到那時,你也已經歸于黃土了。
臨死之前,他終究見到了自己的好哥們兒盧綰。兩人不知道說了什么,我想可能是鄭重道別吧。也或許什么都沒說。
然后,劉邦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死之前,這位高祖皇帝沒有問過任何人任何事,沒留下任何遺言。
世上的任何事情,他似乎都不關心了,他的魂魄一定匆忙忙的趕回他魂牽夢縈的沛縣。
或許,在那里,他只有無憂無慮的快樂,不再憂慮,不再憂郁。不再上皇帝這個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