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脂肪細胞被認為是皮膚修復和再生的重要參與者,但皮下白色脂肪組織(sWAT)在皮膚修復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4年6月4日,南方醫科大學魯峰及Su Ting共同通訊在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題為“The browning and mobilization of 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 supports efficient skin repai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褐色和皮下白色脂肪組織的動員支持有效的皮膚修復。該研究揭示了創面愈合過程中sWAT的動態變化。小鼠譜系追蹤研究顯示sWAT可進入大創面并參與肉芽組織的形成。此外,sWAT在皮膚受傷后會經歷痛苦。
通過基因沉默PRDM16(一個關鍵的調控因子)抑制sWAT的形成,阻礙了傷口愈合過程。轉錄組學結果提示sWAT中米色脂肪細胞大量表達調控巨噬細胞極化和肌成纖維細胞功能的神經調節蛋白4 (NRG4)。在糖尿病創面中,sWAT的表達被顯著抑制。因此,來自sWAT的脂肪細胞調節修復的多個方面,并可能治療與衰老和糖尿病相關的炎癥性疾病和有缺陷的傷口愈合。
皮膚的修復和再生需要多種細胞類型的參與。脂肪細胞是體內主要的能量儲存部位,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存在于許多組織的外周或內部,在組織修復的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脂肪細胞是非常動態的,為儲存脂肪而肥大,并因脂質損失或脂質分解而縮小。各種刺激可使脂肪細胞發生轉變并獲得特殊功能,包括產熱和收縮。它們的可塑性還允許它們通過釋放生物活性產物、脂質和脂肪因子以及在可收縮成纖維細胞中的轉分化來調節皮膚、心臟、骨骼肌和乳腺的組織修復和纖維化。脂肪細胞被認為是皮膚修復和再生的重要參與者,但迄今為止所進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皮白色脂肪組織(dWAT),而不是皮下白色脂肪組織(sWAT)。在對冷應激、燒傷或癌癥的反應中,sWAT中的脂肪細胞經歷一個“褐變過程”,其中sWAT發展出一種與棕色脂肪組織(BAT)相似的表型,當它被稱為米色/白堊脂肪組織時,其特征是多室脂滴和高解偶聯蛋白1 (UCP-1)表達。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BAT和sWAT的褐變作用可以改善肥胖患者的代謝健康,也可以加速癌癥患者或經歷過生熱燒傷的患者惡病質的發展。然而,sWAT褐變是否發生在損傷后并有助于皮膚修復尚不清楚。
機理模式圖(圖源自Cell Metabolism)棕色和米色脂肪組織具有重要的分泌功能,并釋放多種物質,包括脂肪因子、脂質和外泌體miRNAs,這些物質統稱為“細胞因子”。這些物質具有自分泌、旁分泌和內分泌作用,并影響各種過程,包括脂質和葡萄糖代謝、胰島素敏感性、炎癥和組織修復。該研究確定了源自sWAT的成熟脂肪細胞在皮膚修復中的關鍵作用。來自sWAT的成熟脂肪細胞的遺傳譜系追蹤顯示,它們在皮膚損傷后向傷口床突出,并部分轉分化為成纖維細胞表型。此外,健康嚙齒類動物的sWAT會發生褐變,而糖尿病小鼠的sWAT則不會。最后,通過使用遺傳策略選擇性地降低sWAT中褐變基因Prdm16的表達,發現sWAT褐變對于損傷后巨噬細胞的強大極化和肌成纖維細胞的激活是必要的。因此,來自sWAT的脂肪細胞調節修復的多個方面,并可能治療與衰老和糖尿病相關的炎癥性疾病和有缺陷的傷口愈合。原文鏈接: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abstract/S1550-4131(24)0018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