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撰文丨一視財經 邱邱
編輯 | 西貝
沒有了復雜的折扣數學題,今年的618在給商品打折的同時,也沒忘給東方甄選的股價也“來上一刀”,而這一刀來自自家老板俞敏洪和靈魂人物董宇輝。
5月底,在物美創始人張文中的直播間里,俞敏洪直言:“東方甄選現在也做得亂七八糟,沒有任何向你提建議的本領”。此言一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話題#俞敏洪稱東方甄選做的亂七八糟#登上熱搜,不少網友對比此前#董宇輝,618局外人#的熱搜,調侃俞敏洪是敗給了“丈母娘”。資本市場也是迅速給予反應,5個交易日內東方甄選跌去20%,逼得俞敏洪于6月7日凌晨再次發聲,表示自己所謂的“亂七八糟”只是謙虛之言。
要說謙虛,“亂七八糟”中肯定有做客時謙虛的成分,但要真全是是謙虛,用腳投票的資本市場也不至于用真金白銀砸掉東方甄選30億的市值吧。
此外,近日,董宇在輝首次獨立擔綱主持的一檔談話類節目《我愛我,很棒》中表示,“我是非常抗拒賣東西的,實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這個工作。”董宇輝在節目中坦言,雖然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支撐意義,但沒有喜悅。
筆者認為,從商業化角度看,董宇輝說出這番話對東方甄選是大忌,對公司并不負責任。俞敏洪和董宇輝紛紛給東方甄選“來一刀”,深層原因是什么?
01
亂七八糟的什么?
俞老師沒有明確指出所謂的“亂七八糟”是哪些方面,但就網絡輿論來看,不少分析認為這說的是董宇輝離開之后,東方甄選直播間“知識型帶貨”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泯然眾人的“321,上鏈接”式叫賣,認為現在的東方甄選變成了去年俞老師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當眾吐槽的,那種“賣賣賣買買買”的嚎叫式直播間,亂七八糟指的是直播間的售賣形式。
但客觀來說,就算是在現在,您若真完整看完一場東方甄選的直播,其實不難發現,所謂的“嚎叫式”帶貨方式,發生頻率其實不高,大多數時候,東方甄選直播間還是保持了此前溫文爾雅的氣質,直播也會時不時還會來上一句古詩、飆上一句英文。偶發的、片段式的嚎叫應該還不至于讓俞老師如此直言。
不是形式,那問題出在結果上嗎?的確,最近半年的東方甄選來說絕對稱得上是命途多舛,先是“小作文”事件,導致董宇輝出走,創立與輝同行賬號,分走一批銷量,再在315期間被卷入“梅菜扣肉”糟頭肉風波,又有主播天權來上一句“ 你們刷臨期的這那些人,估計工資也買不起蛋黃酥 ”。在此背景下,東方甄選主賬號的銷量和粉絲量確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與輝同行成立以來,東方甄選主賬號掉粉累計掉粉超過100萬,2月至5月銷售額僅僅維持在2-3億之間,相較于去年12月的11.5億,算得上是遭遇“膝蓋斬”。
但這話又說回來,系列打擊之下,東方甄選雖然銷量下滑,但旗下的一堆矩陣號起碼算是撐住了場子,并沒有出現董宇輝不在就垮掉的現象。董宇輝離開后力推的東方甄選美麗生活賬號,憑借大號七分之一的粉絲量多次殺近抖音帶貨榜前十。
再者說,與輝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董宇輝,由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與輝同行賣的好,俞敏洪、東方甄選也是在進賬的。所以,要說俞老師說的亂七八糟單純指的是,東方甄選主號帶貨成績下滑,似乎也不合理。
商場如戰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眼下的東方甄選,雖然生存無虞,但仍急需回答未來要怎么走的問題,真正的亂七八糟,亂在東方甄選發展之路的迷茫。
02
難做的自營業務
從遙望科技的虧損,到董宇輝小作文事件中羅永浩對董宇輝價值的一次次強調,我們其實早已明白,批量制造頂流主播是不可能的事件,MCN從模式上來說就不是一門好生意。這一點俞敏洪和東方甄選其實早已明白,早在小作文事件之前,東方甄選就在多次嘗試出走抖音直播間。
上線自家app、布局淘寶直播間、在自家app上推出年度會員,東方甄選系列的努力,我們在一視財經《東方甄選“出走”直播間四步曲》一文中有過詳細解讀。
但是就目前的結果來看,這些努力,不說讓東方甄選成為新的電商平臺,就是要成為線上山姆,東方甄選也離山姆本體有著本質的差距,變化頂多就是讓東方甄選從主號,裂變成了多個直播間。而關于直播間、關于直播帶貨,早在2022年8月,東方甄選爆火之際,俞敏洪就直言:“基于外部平臺的商業模式有很強脆弱性,要夯實長期發展的基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如今,近兩年過去,東方甄選還是沒有跑出新的、足夠成功的直播間外銷路,這才是東方甄選真正亂七八糟,讓老俞一度“破防”的地方。
再準確來說,是東方甄選的自營業務發展太慢并且挑戰愈發嚴峻。
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6月-11月,東方甄選總營業收入為27.95億元,同比增長34.4%;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下滑57.4%,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自營業務投入的加大,擴張供應鏈及產品團隊、投資擴建自營工廠、同順豐京東合作建立倉儲物流體系,系列投入使得報告期內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部分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2.5%下降至32.9%。
可是高投入卻沒有帶來高質量,或者說至少沒能給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品牌心智,相反,我們看到的是:知名打假人王海曝,東方甄選自營厄瓜多爾南美白蝦隱瞞添加并“超量使用蝦藥”;五常大米被指“有假”;天萁西梅汁的瀉藥成分被海關總署點名……
03
這文化外衣脫是不脫
為何付出大筆投入后,受傷的、被打假的還總是東方甄選?
除了本身吃流量起家,木秀于林,大家都盯著之外。更是因為東方甄選的自營產品主要都以生鮮、農產品等非標品居多,此類產品一方面對倉儲、運輸要求更高、更易產生損耗;另一方面,產品創新空間有限,過去之所以能賣出高價、獲取較高毛利是基于消費者對董宇輝這個超級大IP的價值認同,而非品牌心智。
在最早殺入直播電商行業之時,俞敏洪的愿景是能夠在農產品直播領域有所作為,后來的董宇輝借助這個主題,做產品溯源之旅、做助農直播,把“谷賤傷農”的故事成功賣了出去,但現在的困境是,董宇輝不在了。東方甄選系列矩陣號,在失去董宇輝這個讓消費者為高價買單的金子招牌后,過去在農產品領域的重點投入就顯得有點尷尬了。
再回顧整個事件中,為何一些來自在東方甄選美妝賬號,美麗生活直播間中的“嚎叫式”叫賣片段,能在網上迅速傳播,能迅速激起網友共鳴,直呼:“東方甄選變了”。根源其實就在這里:在相對難講故事的品類中、在失去董宇輝之后、在銷量壓力面前,主播們選擇放棄故事開始叫賣,這同過去東方甄選的“文化人設”沖突,讓東方甄選品牌的粉絲憤怒,而公司管理層也因此前在自營農產品上的高投入,在是否維持文化人設的問題上進退維谷。
這種沖突的本質體現的是東方甄選發展方向的迷茫:沒有了連接農村、農人最好的主播人選,需要擴展品類,可此前在自營農產品領域巨大的投入、好容易建立起來,作為溢價支撐的文化感和知識性又不可能完全放棄。
所以,當下俞敏洪最要解決的就是這種迷茫感,為公司指出發展的方向,要么依托新東方員工本來的知識和專業,在更廣闊的品類里都講出類似“谷賤傷農”的好故事,借此擴大自營品類,真正做成“線上山姆”;如果做不到,那不如干脆就脫掉文化外衣,減少自營農產品的投入,“買買買賣賣賣”的嚎叫,只要能把錢賺了,不寒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