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杭州一小區住戶楊某
在家門口發現疑似蟑螂的蹤跡
就迅速用殺蟲劑進行消殺
沒想到
這樣常規的操作
竟然意外殺掉了
鄰居養的 “寵物”
原來二十歲出頭的鄰居小孟,因個人喜好在家中養了兩只螳螂,發現寵物遇害后,小孟與楊某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被殺死的兩只螳螂分別裝在兩個塑料盒中,翅膀已經干癟,外觀呈淺色。
雙方就損害賠償問題談了很久
最終在民警的調解下
達成協商一致
楊某向小孟賠償400元
法律界人士指出
楊某和小孟的糾紛
存在三大亟待解決的核心爭議點
首先,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尚未對 “寵物蟑螂” 這類非傳統寵物的飼養資質、合法性作出明確界定。
其次,寵物蟑螂的價值認定存在技術障礙。
最后,小孟在飼養過程中是否切實履行 “安全管理義務”,即是否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寵物蟑螂外溢進入公共區域,也是判定雙方過錯責任的重要依據。
蟑螂、螳螂當寵物養
已不是新鮮事
眼下,養異寵的人越來越多。記者把“寵物”照片發給異寵行業的一位老板,其一眼斷定:這個確認是螳螂,“只要喜歡,螞蟻也可以作為寵物的”。
浙江省林業局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表示,把螳螂、蟑螂等昆蟲當作寵物來養,其實不是一件新鮮事,至少國內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現了。
“小孟養的是魔花螳螂,是一種原產于非洲的常見寵物螳螂品種。”專家介紹,作為寵物養的螳螂基本是國外品種,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螳螂這一支是不存在的,因此養螳螂不是違法行為。
記者在社交平臺看到,也有很多網友選擇蟑螂當作寵物,涉及品種包括馬達加斯加發聲蟑螂、黑馬島蟑螂、杜比亞蟑螂等。
@劉喬:孩子心心念念寵物蟑螂,太冷門了,有沒有飼養建議呢?
@k626:大蟑螂太漂亮了~
專家表示,大家日常接觸比較多的蟑螂是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它們是入侵物種,對人類影響很大,并且可以大量繁殖,它們可以爬各種光滑的表面,逃逸可能性很大,跟人類在一起會傳播細菌疾病。“但其他大部分蟑螂都是充當分解者的角色,會吃大自然里的枯枝敗葉、腐爛的水果等,我們中國也有幾千種原生的蟑螂。”
昆蟲類、爬行類、兩棲類
都是城市里非常受歡迎的寵物
近些年,異寵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異寵行業也悄然崛起。各個電商平臺也都開放了異寵的售賣,也有不少線下店鋪。
記者以“寵物螳螂”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搜索,有價格21元-131元不等的螳螂:大刀螳螂、亞葉螳螂等,商家承諾“送飼養網籠,包活到家。”
記者又以“寵物蟑螂”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搜索,有價格12元-130元不等的蟑螂,大部分品種是杜比亞蟑螂。
一般養杜比亞蟑螂是作為蜥蜴、蛙類等寵物的飼料,也有人出于某些品種蟑螂很漂亮,把它當作寵物,如印度問號,麗冠蠊等品種。
“昆蟲類、爬行類、兩棲類的寵物,都已經是城市里非常受歡迎的寵物,它們沒有異味,所占空間較小,不需要出去遛,還能達到陪伴的作用。”
養寵物蟑螂或寵物螳螂
專家有何建議?
首先建議大家選擇人工繁殖的正規養殖場,不選擇涉及保護的動物種類。
其次在養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功課,硬件設施要做好,無論是昆蟲還是其他動物,它們都是鮮活的生命,它們的生存條件不同,要平等地尊重每個生命,而不是出于獵奇買來潦草對待。
第三就是要做好防逃逸,就算不造成生物入侵,但如果逃逸也有可能會對周圍鄰居造成不同程度困擾。
坊友們都遇到過
哪些奇怪的家寵?
評論區來秀一秀
消息來源|新聞坊綜合
來源:新聞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