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火了,熱搜是一個接著一個,早上#姜萍#的話題一直在榜一位置,到了下午又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話題,剛開始看到的時候,真的是感到意外,一個中專生居然取得了全球12名,在她排名前面和后面,都是所謂的名校高材生。這樣的事情,值得宣傳推廣,讓更多的青少年可以學習,也可以讓我們明白,不管在哪里,只要自己不放棄,都是有機會展示自己,讓自己發光的。但是,看了越來越多的內容后,我覺得,這個事情并不簡單。
想給大家潑一盆冷水,不要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除了興趣,還需要自律(勤奮)、天賦以及領路人,這其中,也許領路人很關鍵。而且,姜萍只是個案,姜萍在一所中專,遇到的是王閏秋,這位從2022年開始就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得到了全球166名、432名和125名。師從江蘇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盧殿臣教授,江蘇大學2020年研究生畢業,沒有獲得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到家鄉去教中專了。在教學工作之余,王閏秋依舊沉迷于基礎數學研究。所以,這里不僅僅是興趣,還有機遇,其實,機遇比興趣更重要,如果沒有遇到王閏秋這樣的老師,不指導她怎么學習,那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我想,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想想,我們又給孩子創造了什么樣的條件。我們給孩子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除了興趣以外,如果我們要求孩子不是做到頂尖(這里需要的是天賦),要有一定的成績,那么,至少還需要做到自律,勤奮,此外,最好還要有一個領路人,領路人的作用就是因材施教。
此外,關于姜萍,我覺得人民日報的這個晚安寫得很好,“祝福姜萍,更應給她一個安靜的空間,讓她更安心與數學“相處”,在追夢路上盡情奔跑”,但是看看我們現在,一天時間,網絡中有多少報道,多少回應,真的還能給姜萍一個安靜的空間嗎?我想,可能真的很難了。靜下來,再靜下來,這也許是我們接下來可以做的。
有一篇報道中的這幾段話寫得特別好,我覺得,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多方面的:一是天賦,二是興趣,三是自律,四是領路人,四個沒有先后之分,缺一不可。比如說,文中說到,一直悄悄留意姜萍的王閏秋開始給她“開小灶”, 想想,如果沒有王閏秋的“開小灶”,光靠姜萍有機會去了解那么多嗎?還有,文中說到,遇到不懂的,也會主動找王閏秋請教。如果姜萍身邊,沒有王閏秋這樣的老師,我敢說,可能有些老師都教不了姜萍,那姜萍可能就也沒有機會了。
這個與眾不同的姑娘,讓王閏秋想到了自己。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王閏秋也遇到過很多挫折,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自己年輕時有個領路人,也許人生會不一樣。“所以我想盡自己的可能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還有不一樣的未來。”
一直悄悄留意姜萍的王閏秋開始給她“開小灶”:主動向她推薦同濟大學出版的《高等數學》和謝惠民的《數學分析》。在研究多元微積分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姜萍又繼續研究起了Lawrence C. Evans編寫的《偏微分方程》。
在王閏秋眼里,姜萍是一個特別自律的姑娘。當大部分同學自我放飛時,姜萍幾乎所有的課余和晚自習時間都沉浸在數學的世界里,有時做題做到夜里一兩點鐘;遇到不懂的,也會主動找王閏秋請教。
書是純英文的,里面全是專業術語,小姜只能一邊查字典,一邊用翻譯軟件一點點啃出來。
“其實大家天賦未必差很多,但是一個人一直在玩,一個人一直在學習,漸漸就拉開了(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