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從前年開始,每隔一兩周就會有朋友咨詢我一些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排名不分先后,分別是:
1親戚朋友家小孩確診抑郁輟學在家,求醫(yī)問藥,家長束手無策;
2家庭條件很好,父母也不是怪獸家長,小孩還是會有各種身心問題;
3在學校遇到過于嚴格的老師或者校園霸凌,沒辦法從這種情緒狀態(tài)走出來;
4對于社會交往有極端恐懼和排斥。
面對居高不下的青少年情緒障礙發(fā)病率究竟是發(fā)生了什么呢?
我并不是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但是有時候遇到了這樣的一些情況,也會思考:
1是不是有更深層的,超出了個體可控的原因?
2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可以做什么?
3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可以做什么?
4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可以做什么?
5當其他社區(qū)遇到了同樣問題的挑戰(zhàn),他們用了什么創(chuàng)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6月16日
@重慶四季咖啡館
我和兩位結緣已久的創(chuàng)新教育一線工作者,
如果學院的白宇極老師和青藍共學社的張小佳老師,一起在嘉陵江邊圍爐煮茶,共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議題。
同時,也會有一丟丟的藝術療愈體驗活動。
歡迎感興趣教育和青少年心理的大人和小孩,一起來擺龍門陣。
Best,
Yours 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