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全新的生產力變革,正在濰柴集團進行。
作為山東裝備制造業“鏈主”企業,濰柴“走在前、挑大梁”,在守正創新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山東重工集團當家人,譚旭光帶領山東重工、濰柴集團、中國重汽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完美踐行者!
忙碌的“帶頭人”是什么樣子?譚旭光給出了樣板!這幾天譚旭光忙什么了?忙調研,忙調度,忙部署,忙實踐……忙碌的“鏈主”企業是什么樣子?濰柴亦給出了答案!
6月12日上午,譚旭光到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和濰柴雷沃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調研,要求重大項目建設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進一步釋放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
6月12日下午,譚旭光主持召開濰柴集團領導干部會議,聚焦以新質領導力激活新質生產力的組織目標,聚焦構建一支承前啟后的梯次化干部隊伍,聚焦年輕干部在國內外激烈市場競爭中暴露的突出問題,及時為年輕干部吃“感冒藥”、打“預防針”。
6月13日上午,譚旭光主持召開山東重工·濰柴集團·中國重汽聯席會議,系統調度山東重工各級公司6月上旬經濟運行情況、中國重汽國內外市場銷售情況、濰柴大數據中心發電機組業務和意大利法拉帝公司治理情況,并安排部署重點工作。
從這幾天的會議內容可以看出,譚旭光和濰柴做到了對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守”與“創”!
“守”什么?堅守傳統產業陣地,不斷優化升級;“創”什么?勇于開創新興產業領域,用好新質生產力。譚旭光和濰柴充分把握好了“守”與“創”的辯證關系,做到了平衡!
一、堅守傳統陣地
在“守”方面,譚旭光帶領濰柴建設完成了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產業園項目,升級換代了更先進的內燃機產品,拿下了更多的市場份額,贏得了更具影響力的國際地位!
6月12日上午,譚旭光在濰柴高端發動機數字化工廠和員工一起見證了濰柴高端發動機數字化工廠全線達產暨第15000臺產品下線。“濰柴智能數字化工廠全線達產,第15000臺下線!”擲地有聲!
譚旭光在濰柴雷沃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調研了正在施工建設的主體廠房,要求加快項目進度,確保今年12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
項目建成后,可年產10萬臺100馬力以上高端智能拖拉機!守護“齊魯糧倉”!
二、引領產業創新
在“創”方面,譚旭光領導下的濰柴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在智能化、新能源等創新產業生態上攻堅克難!
其中,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有序開展,該項目是濰柴集團十大戰略新引擎之一的“新能源動力總成”業務載體,也是山東省重大項目,將打造成為行業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電驅動總成產業集群高地。
項目廠房將于7月1日完成封頂,10月份具備設備安裝條件,今年年底投產。
此外,譚旭光在濰柴集團領導干部會議上對集團領導干部提出四點要求,其中,第四點要求打造新質領導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獨特洞察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超強推動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組織領導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顛覆創新力!
這也是譚旭光談到的“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有具備新質領導力的團隊”的內涵要義!
三、靜待一樹花開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
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給國有企業提出了實踐問題:在理解“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之上,解答“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問題。
以“守”之帆,迎“創”之風!譚旭光和濰柴對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做到了充分的理解,也做到了完美的踐行。
本文作者:楊俊鋒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