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美國援助給M1A1SA坦克車體正面首上首下安裝接觸-1反應裝甲,側面安裝TUSK反應裝甲套件,炮塔安裝反無人機籠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上。
這輛M1A1SA坦克圍的非常嚴實,車體后面也有反無人機籠,因為FPV無人機非常喜歡攻擊坦克后部。
接觸-1還被用來“填縫”,TUSK反應裝甲套件沒覆蓋住的誘導輪部分用了四塊接觸-1來填補。
近距離細節,可以看到其設計的非常精良,圍“艾布拉姆斯”炮塔兩側的煙霧彈發射器留下了非常小的空隙,用于發射煙彈,這并不是前線官兵自己制造的,而是制式的防護籠。
美國國防部援助的31輛M1A1 SA坦克坦克2,據說是2023年9月25日抵達烏克蘭的,隨后就是長久的訓練,但是并沒有進入前線參戰。這批坦克被配屬烏軍第47機械化旅,替換了其原來裝備的“豹2”坦克。到了2024年1月份達阿夫迪夫卡戰局不利,烏克蘭才將這批坦克投入前線。直到2月24日才投入戰斗,此時阿夫迪夫卡城已經易手,作為援軍的47旅只能在貝爾蒂奇村阻擋俄軍進一步順勢西進。但是2月26日被第一輛M1A1SA就被俄軍擊毀。隨后陸陸續續烏軍在貝爾蒂奇一線損失了5輛M1A1SA坦克,并且其中一輛被俄軍拖回莫斯科在勝利日在莫斯科俯首山愛國者公園展示。
在莫斯科展示的M1A1SA坦克,后面還有一輛基于艾布拉姆斯底盤的M1150突擊破障車
截止到2024年6月3日,俄軍已經擊毀了至少9輛艾布拉姆斯坦克,此外還有兩輛基于“艾布拉姆斯”底盤改裝的M1150突擊破障車。
俄軍FPV無人機攻擊烏軍M1A1SA坦克
事后俄軍與這輛M1A1SA坦克合影,這是第九輛。
在俄烏戰場,M1A1SA面對的是與預想中完全不同的作戰場景:沒有空中掩護,沒有炮兵火力支援,滿地都是反坦克地雷,而對面俄軍卻火力充足,有著大量先進反坦克導彈和不弱于M1A1SA的主戰坦克——美國坦克從來沒預想過自己處在弱勢一方作戰。
最要命的是還有FPV無人機和巡飛彈,這是一種以前完全沒出現過的打擊模式,專攻坦克薄弱的頂部、后部和履帶,防不勝防。每輛M1A1SA被俄軍擊毀的過程中,FPV無人機和巡飛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要么讓坦克癱瘓在原地,被俄軍其他火力擊毀,要么就是多架FPV無人機和巡飛彈直接擊毀。
第一輛被擊毀的M1A1SA就是被FPV無人機灌頂,直接集中了位于炮塔后部的彈藥艙,引發彈藥艙殉爆,雖然沒有飛炮塔,但是劇烈的爆燃也足以殺死炮塔內的車組成員。
由于損失太過嚴重(畢竟只有31輛),到2024年4月,烏軍已經停止在前線使用M1A1SA坦克,據悉是因為太容易受到無人機攻擊,返廠改裝去了。但外界普遍認為是美國為了維護美制武器“天下無敵”的面子才做這種要求的。
后來,烏克蘭的鋼鐵和礦業集團Metinvest集團專門為M1A1SA坦克設計了這款鋼制附加裝甲。該公司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制造和交付了超過25套附加防護裝甲系統,其中7套用于M1艾布拉姆斯坦克。”
“所有附加裝甲系統的圖紙都是考慮到每種型號坦克的設計特點和具體情況,因為附加裝甲不僅應當防止外部威脅,同時也不能限制自身的功能,不會使裝備復雜化。它需要在戰斗條件下運行,不會干擾作戰。這套附加裝甲系統的總重量高達430千克。”
而俄軍則更加直接,為了應對FPV無人機,改裝了“海龜坦克”或“攻城沖車”,這種坦克頂部裝有大型棚狀附加裝甲,并有各種其他防御功能,就是為了防御烏軍的FPV無人機,這也是烏軍目前除了地雷外唯一能有效殺傷俄軍坦克的手段。
這種“海龜坦克”經過多次迭代,目前已經進化成了反無人機裝置(車頂)、鋼板、反應裝甲、防護籠多層防御。
被擊毀的攻城沖車內部裝甲構造,其不是無敵的,但烏軍需要多FPV無人機才能將其擊毀,而且成員有很大概率幸存。
原來北約非常看不上俄軍給坦克加裝鐵籠,起了個帶有嘲諷性質的名字Cope Cages應付籠,結果現在自己也默默地戴上了“鐵帽”。如果一個蠢辦法有效,那他就不是蠢辦法。
最近CNN記者還深入前線采訪了烏軍47旅的M1A1SA車組,車組對M1A1SA評價并不高。裝甲不夠用,尤其是面對無人機的時候,不能有效保護成員,而M1A1SA在前線簡直就是“炸彈磁鐵”,俄國人會想盡辦法擊毀它;可靠性不足(可能是水土不服),電子設備甚至會被水汽(冷凝水)弄壞;缺乏榴彈,俄烏戰場上坦克常備作為炮兵使用,但美國人只給了穿甲彈,導致根本無法對付工事,曾經有一次他們對一棟房子發射了17發炮彈房子還立著太沉了,在泥濘的烏克蘭無法機動,壞了也拖不走,被采訪的兩個烏克蘭坦克兵甚至開起了“地獄笑話”。
“你怎么看俄國人把M1A1SA坦克拉到莫斯科去展示?”
“起碼他們成功拖走了。”
俄軍用了兩輛牽引車才把被擊毀的M1A1SA拖走
“艾布拉姆斯是一輛只能再北約的航空力量和炮兵支援下才能作戰的坦克,而在烏克蘭,它什么都沒有,就只有坦克自己上,這事情北約自己都不會干。”
“如果俄軍知道M1A1SA坦克給烏軍帶來多大麻煩,就不會攻擊它了,而是留著它繼續拖累烏軍”(俄軍:那怎么行,我差的獎金誰給我補啊)
只能說,眼下以第三代主戰坦克為基礎的,主要以甲彈對抗為主要思路的坦克面對如今的戰場形勢確實不適應了,需要對坦克進行重新設計,以適應現代戰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