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點奇怪,去年扦插枙子花時,不說百分百成活,但至少每次扦插時,成活率也有50%左右。特別是小葉雀舌品種的枙子花,成活率達到了80%以上。然而今年都扦插好幾次了,不管是修剪下來的枝條還是特地剪下來扦插的枝條,竟然無一例外地全軍覆沒。
既然扦插不成活,那我就買成品吧,我還就跟枙子花杠上了。沒辦法,能在室內養的花且又是我喜歡的還就它好養活。長壽花我就沒養好過,總是被我澆死了。所以只要看到合眼緣的枙子花,我就買買買。到現在為止,陸陸續續、大大小小地買了22棵了。兩張球桌錯落著擺了兩排,怕后面的曬不到太陽才止住了獵奇的心。
作為先鋒官的三棵大葉枙子早就魂斷填充了垃圾桶,這還真應了網上的傳說,大葉枙子不好養。而隨后買回來的雀舌和中葉也步大葉枙子的后塵半死不活時,我趕緊洗了根剪禿了它的枝條,每天的早、午、晚三次在枝條上噴水保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長達半個多月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終于看到禿枝上冒出了小綠芽。
我以為,這代表著,我已經把它倆給救活了,看著那小綠芽,成就感滿滿!
可是,我高興得太早了點。在它們長出四片葉子時,葉子又開始發黃掉落。這時我才想到,是不是我放的底肥太多,燒根了?照理說,一把羊糞應該不至于吧?不管是不是,死馬當活馬醫唄。
不想浪費我好不容易掏回來,三步一喘辛苦搬上三樓的家的河沙,我只好灌根,再把滲出來的底托上的水倒掉。反反復復地好幾次后,我才停了下來。第二天又重復了幾次,接下來的,就只有等了。
還別說,這真的還是有用的。過了約一個星期吧,在剪掉了那些蔫掉的小芽包后的枝條上,又冒出了小綠芽。半個月后,雀舌的那棵長得快些,葉子已經長開,花苞也出來了。而中葉的那棵,就還只是三五顆小芽芽,也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長成。
我感覺今年的枙子花特別不好養活。買回來的那些枙子花,陸陸續續都犯了前兩棵枙子花的毛病。我沒有再把它的原土都換掉,只是重新扒出來后,松了松外圍的根,然后重復兩天的灌根換水,都給救了回來。也不知道,到底是我的肥的問題還花本身的問題。因為也有些買回來后同樣種法的就不用灌根換水長得很不錯的。
歸根結底,在室內養花,除了要耐心,還要管得住手!
而管得住手,就是避免人家花沒渴你覺得人家渴了,室內的花,見干再澆旱不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