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4月的某天,剛剛打完太原戰役的羅瑞卿,陪同自己的夫人郝治平遷往臨時住處。半路上,遇到兩名衣衫襤褸,狼狽異常的女人。夫人郝治平急忙叫停司機,下車后一看,發現這兩個女人,竟是自己曾經的兩名女同學。
故人相見淚漣漣,三個女性在路邊又哭又笑,說著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當聽到郝治平如今已經是“共軍高級軍官”的夫人時,兩個女同學羨慕不已,不住的說:要是當初跟你一起去鬧革命就好了。
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件事。
立志干革命
羅瑞卿大將的夫人郝治平,是一位久經戰火考驗的老革命。
郝治平出生于1922年,家在河北邯鄲某處村莊。雖然是“村里人”,但郝治平的父親卻是當地有名的富戶。在那個大多數人都吃不上飯的年代,他就有多余的錢為自己的女兒請教書先生。
郝治平從小就展現出了異于常人的學習天賦,老師講過的東西,她基本聽幾遍就會了。靠著這份與生俱來的天分,在12歲那年,她就順利考上了位于河南開封的明倫中學。在這里學習幾年以后,又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省立女子師范學校。
如果沒有爆發戰爭,郝治平的一生,想必會順風順水。但遺憾的是,在16歲那年,也就是1938年的1月份,學校突然將全部學生召集起來,告訴了大家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日寇已經全面侵華,現在國家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淪落到了日寇手中。并且大部隊還在往南邊開來,很快就要打到開封了。
一聽說日本人居然來搶中華土地,屠殺中華同胞,學生們個個群情激奮,嚷嚷著要讓小鬼子好看。但學校已經提前做好了預案,準備遷往稍遠一點的南陽去,依靠高山密林躲避戰火。
聽到學校要跑,郝治平義憤填膺,當即決定退學,去參加革命。
和她有一樣想法的,還有另外兩名女同學。這兩名女同學決心和郝治平一起,北上去抗日。但抗日不是三個女孩口頭說說就行的,需要找到抗日組織,然后跟著大部隊一起行動才行。郝治平三人,平日里不是呆在閨閣中,就是在學校里,哪里接觸得到這種知識?
就在三個女孩急的團團轉時,大街上一名衣著考究的男性,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只見這名男子手中拿著一大摞紙張,正不停的往建筑上張貼。不少人湊上去看過之后,都圍在一起竊竊私語。
郝治平幾人也上去看了一下,發現紙張上寫的,竟然是山西民族革命大學的招生廣告!一看到“民族革命”四個字,幾個女孩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當即決定,按照上面寫的詳細信息,去山西鬧革命!
山西軍閥閻錫山
下定決心后,幾人到了鄭州火車站附近。兩名女同學一位家就是鄭州的,一位家在開封,三人約定,她倆先回各自家中告別,并準備行李,明天就來和郝治平相聚。
郝治平因為離家遠,不需要回家告知,索性就在街上找了個旅店住下,等待兩名女同學。
沒想到,第二天卻等來了兩名女同學不去革命的消息。
郝治平大感疑惑,問她們為什么改變計劃改變的這么快,難道國家革命在她們眼中就是一場兒戲嗎?
聽到郝治平的質問,兩名女同學哭成了淚人。她們告訴郝治平,家里人在聽說她們要去鬧革命后,說什么也不肯同意。她們拗不過家里人,只能聽從安排。
眼看兩名女同學不肯掌握自己的人生,郝治平只能隨她們去。
三人分開后,郝治平原本有機會回老家躲戰亂,但早已下定決心的她,腦海中又浮現出了豫劇大師常香玉女士飾演的花木蘭。回憶著戲曲里的一句句臺詞,她不由得質問自己:女子為何就不能報國?現在國難當頭,中國人不分男女,都有守土抗敵的職責,我不能推脫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責任!
帶著這樣的想法,郝治平毅然決定,孤身一人去抗日!
革命姻緣
1949年,羅瑞卿夫人郝治平在大街上偶遇兩女子,意外發現這竟是當初說過要和自己一起去鬧革命,臨了卻又退縮了的兩名女同學。
1938年1月底,和那兩名女同學分開后,郝治平就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往山西的旅途。
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山西后,現實卻兜頭給她澆了一盆冷水。
當郝治平打聽“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地址時,一位好心路人問她:你一個女娃娃,去那里干什么?
郝治平堅定的告訴他:我要去學習,學成后就去打鬼子鬧革命!
本以為聽到這話,路人會認可自己,哪曾想,路人竟趕緊將她拉到一邊,悄悄告訴她:女娃娃,你還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這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根本就不是為了中國革命成立的。這就是閻錫山為了保存自己的勢力,打出來的籠絡人的手段而已。
一聽說革命大學竟然是軍閥耍的小把戲,郝治平登時就覺得失望至極。但失望過后,她又迅速恢復了精神,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參加革命,既然山西這邊是假的,那我就離開山西,去找真的!
在當時,延安八路軍鬧革命的事情,已經在周邊幾個省傳的沸沸揚揚。尤其是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更是讓人們看到了八路軍的抗日決心和抗戰實力。
聽說過這些事的郝治平決定,要去延安鬧革命!
當時,有這種想法的人并不少。沿途中,郝治平遇到了七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八人一起結伴同行,歷經重重磨難,最終跨過黃河,來到了延安。
作為一行人中年紀最小的那個,郝治平當時只有16歲。可這個最小的姑娘,卻一點也不嬌氣,來到延安后,就順利進入了陜西公學學習革命知識。學習之余,還不斷工作,整個人干勁十足。
也正因如此,在短短兩個月后,郝治平就因為表現良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正式開始自己的革命之旅。
不過,這時候的她還沒有學成,只能在陜西公學和抗大里面學習,為以后切實的革命行動積攢理論知識。
但也正是因為在這里的學習,讓她無意中認識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侶,羅瑞卿。
羅瑞卿當時三十出頭,人高馬大,十分英俊。在抗日前線,他多次身先士卒參加革命,在抗大校園中,他也以副校長的身份,多次和同學們聊天。
當時的女生們,幾乎沒人不喜歡羅瑞卿,只要他一去學校,就會被一幫女生圍著說話。人群中,唯有郝治平表現得最為平靜。這時候的她,一門心思都在革命上,完全沒精力去開心逗樂。
郝治平的這份淡定沉穩,卻意外吸引了羅瑞卿。幾次見面以后,羅瑞卿就在心中作出決定,一定要和這個有理想的女孩成為伴侶。
一段時間后,他大膽向郝治平表白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告白,郝治平先是驚訝萬分,反應過來后,又眼含熱淚同意。
看到心上人同意自己的求婚,羅瑞卿十分高興的說:太好了,我們明天就結婚,不,今天就結婚!
在所有人的祝福下,兩人最終結為夫妻,開始了極為艱難的革命之旅。
老同學重逢
1949年,羅瑞卿夫人郝治平,在街頭意外發現了自己的兩個女同學。女同學看著她,滿臉羨慕的說:要是當初跟你一起去革命就好了。
在和羅瑞卿結婚后,郝治平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那就是革命,救國。
此后幾年間,延安遭到了外界封鎖,物資十分匱乏,且抗戰形勢也很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郝治平始終跟隨八路軍,咬緊牙關自力更生,并找機會擴大革命成果。
從抗大畢業后,她就進入抗二大隊,成了女生連排長。此后整整四年間,她靠著優秀的工作能力,一路成長為了副指導員,分支書記。
革命即將勝利的44年,郝治平又到中央黨校學習,并在解放戰爭期間,到晉察冀軍區學習,創辦了子弟學校。
1949年,羅瑞卿參加指揮太原戰役,戰役取得偉大勝利。戰斗結束后,郝治平帶著為數不多的行李,跟隨羅瑞卿一起往臨時住處遷移。
大戰過后,街道上到處都是被解放軍押送著的俘虜。隔著汽車玻璃,郝治平意外看到了兩個十分熟悉的身影。急忙叫停司機后,不顧羅瑞卿阻攔,就下了車。
來到兩個人影前面,仔細辨認后發現,這竟然是當初那兩個,沒有跟自己一起去參加革命的同學。
兩名女同學看到郝治平也還活著后,同樣驚喜萬分。三人就這樣流著淚,在街頭又哭又笑。隨后,兩名女同學說出了自己為何會在這里。
原來,當年在鄭州分別后不久,兩名女同學就聽從家里安排,分別嫁給了兩名國民黨軍官。這次太原戰役中,那兩名軍官一個戰死,一個成了解放軍俘虜。而她們作為家屬,也成了俘虜。
聽到這話,郝治平心中感到一陣唏噓。自己在山林間忍饑挨餓和敵人周旋時,兩名女同學在安樂窩里做自己的闊太太,完全忘了當初的革命理想。
革命勝利后,自己作為革命者,終于迎來了曙光,可這兩名女同學卻成了俘虜。真是世事無常啊。
兩名女同學在看到郝治平的衣著打扮后,也十分好奇她現在的身份。當得知不遠處站在汽車旁邊那個高高大大的解放軍將軍,是郝治平的丈夫時,其中一位女同學艷羨又落寞的說:早知道當初就跟你一起走,要是跟你一起去鬧革命就好了。
只可惜,這世界上并沒有“早知道”。
建國后,郝治平和丈夫羅瑞卿一起,投身國家公安事業,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年之久。后來又被調入總參謀部擔任辦公室主任。直到1988年才正式離休。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贊加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