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通義大模型的“朋友圈”正在不斷壯大。
6月21日,元創數智在線從阿里云上海AI 峰會上獲悉,攜程已接入阿里云通義千問大模型,支持其全球業務發展。此外,哈啰集團也已與阿里云達成深度合作,全方位接入阿里云通義大模型。
去年底,阿里云通義千問成為首批通過評測的四款國產大模型之一,在通用性、智能性等維度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彼時,在通過評測的首批大模型中,通義千問是唯一的開源模型,在全球擁有廣泛的開發者用戶和企業客戶,其性能表現及安全性得到了大范圍的公開檢驗。
峰會上,攜程高級算法工程師何林梓表示,攜程之所以選擇通義千問作為基礎模型,是因為其在多語言能力上“值得信賴”。相較其他模型,通義千問在分詞器層面對多語言更加友好,且編碼壓縮率較低,在泰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上具備較高的訓練和推理效率。此外,在智能客服、商戶亮點挖掘、生成旅程規劃等場景,大模型也有廣泛應用。
據悉,目前,攜程國際OTA平臺已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39個國家和地區運營。隨著海外業務的快速擴張,傳統翻譯模型已難以滿足攜程的國際化需要,在Trip.com上,用戶往往因點評內容較多、瀏覽耗時較長,影響決策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攜程過去依賴人工對小語種語料進行打標,并對文本進行結構化,在時間和人力上成本較高。現在,基于通義千問打造的攜程AI智能評論助手可從海量評論中對商戶的位置、設施服務等信息進行提煉總結,減少人工參與,為用戶提供真實、高效的決策參考。
哈啰集團今日也宣布其已接入阿里云通義靈碼專屬版。哈啰方面指出,此舉不僅提升了內部研發效率,實現AI代碼采用率超過20%,還將靈碼接入哈啰自研copilot“海螺機器人”,共同幫助用戶實現智能代碼補全、進行CodeReview(代碼評審)等。
據悉,哈啰集團已有超兩成研發人員在日常開發環境中使用通義靈碼,實現研發效率提升12%,預計7月研發人員覆蓋率將達到七成。在海螺機器人中,代碼助手補全響應速度平均1.3秒,代碼補全準確率為80%。在代碼評審方面,每周180個應用通過AI完成評審,平均每周發現140個bug。
與此同時,哈啰集團已與阿里云達成深度合作,全方位接入阿里云通義大模型,其中在智能客服場景,哈啰集團已接入通義,用于提升客戶回答質量及售后場景,預計日均調用量將達近10萬次。此外,哈啰還將與阿里云百煉聯合,在模型訓練、模型推理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建一站式大模型基礎平臺,服務哈啰集團全部本地出行業務。
根據阿里云披露的信息,目前,包括德勤、微博、新東方、完美世界等均已接入阿里云通義大模型,喜馬拉雅、小鵬、金山辦公等已接入阿里云通義千問。此外,還有企業參與共創,比如,全球軟件巨頭SAP就正在與阿里云通義千問聯合共創,實現零門檻的智能分析。
本次峰會上,阿里云還給朋友們帶來了效率提升“神器”——阿里云首個“AI 程序員”。據介紹,它具備架構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多種崗位的技能,能一站式自主完成任務分解、代碼編寫、測試、問題修復、代碼提交整個過程,最快分鐘級即可完成應用開發,大幅提升研發效率。
該AI程序員是基于通義大模型構建的多智能體,每個智能體分別負責具體的軟件開發任務并互相協作,可端到端實現一個產品功能的研發,這極大地簡化了軟件開發的流程。例如,在編碼智能體中,AI程序員首創了代碼倉庫知識圖結構,不僅能理解用戶的需求,還能精準定位代碼對應的修改位置并自動給出修改方案。
現場,阿里云展示了以對話的形式,讓AI程序員自主完成一款奧運賽事日程應用,從提需求到頁面上線全程僅需10分鐘。如果按照傳統的開發方式,程序員需要先后完成網頁開發、編寫Python文件處理程序以及運行、調試、修改代碼等工作,至少需要半天才能完成。
隨著AI程序員的問世,軟件開發逐步從“輔助駕駛”進入“自動駕駛”階段。阿里云通義大模型業務負責人徐棟表示:“軟件應用的開發范式正在發生改變,未來用戶只需定義問題、提出需求,分鐘級完成一個應用開發將成為常態。通過AI編程助手和AI程序員的共同加持,每個人類程序員都將成為超級個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