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數不清的的文化瑰寶,相傳六經皆是史是記載中華上古文明的典籍,古時的人們熱衷于修史書與修墳墓,前者是為了更好的傳承文明與信息,后者則是為了自己在死后,能有機會獲得新生或者是在另一個世界里得到更好的生活,所以面對大部分的古代秘密,我們都可以通過史書或者墓葬來解釋這些不為人知的秘聞。
所以六經之首《易經》這本號稱能預言未來萬物的神奇天書也不是特例嗎?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來有很多人都用《易經》來解釋一些秘聞軼事或者推演天機線索,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最近幾年極負盛名的大歷史學家李碩博士,就在最近,李碩博士寫了一本《剪商》,其內容便是通過史書與墓葬來幫我們破解六經之首《易經》所蘊含的真相。
《易經》到底講述了什么,又是如何預測未來,又是如何推演天機?本篇文章,讓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個神秘的問題。事情要追溯到48年前1976年的陜西岐山,當時有一個神志不清的人在村口手舞足蹈就像是中邪了一般。他神情緊張邁著沉重的步伐迎接考古隊,嘴里念叨著什么奇奇怪怪的咒語。
當時沒有人能看懂他在做什么,也沒有人能聽懂他在說什么,大家只是看著他就像瘋魔了一般往村口的那塊臺地上爬,一瘸一拐十分詭異與猙獰。
其中一個膽大的領隊說:我跟他去看看。因為最近在岐山腳下的很多個小村落里都出土了一大批的青銅制品,在其發現青銅器的地方都是七零八落的發現一些青銅器的碎片,而在這里隨手挖開一口泥窖,里面竟然就存放著數不清的青銅碎片,還有幾十件保存完好的青銅器,而更不得了的是經過碳14定年法測定,這些青銅器竟然都是來自3000年前的西周,這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領隊跟著那個瘋子爬上高臺,從此,一個震驚天下的大秘密便是在被埋葬3000年后重見天日,而那個高臺也被后世人稱為周原,而這里便是3000年前周朝的所在地,那個高臺便是周文王的宅邸。
據司馬遷說,《周易》便是周文王嘔心瀝血的創作結晶,而在周原考古學家也是從周文王的宅邸里發現了他當年的工作室,而《易經》便很可能是成書于此。在上古時期,《易經》泛指的是周文王的《周易》神農時期的《連山易》和堯舜時期的《歸藏易》,但在連年的戰爭中《連山》《歸藏》早已失傳在了歷史長河之中,而《周易》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保存在周文王的宅邸之下。
那么,那座宅邸到底出土了什么呢?答案是16000多個龜甲,其中刻有銘文的便有200多塊,關鍵的是,這些龜甲上的文字體型都非常的小,很多文字都只有一毫米見方,像一塊手掌大的龜甲上便是能記載一千多個文字,而這些文字便是周文王占卜的結果。
在現在看來,占卜不過是迷信而已,但在當時當時那個蠻荒的時代,占卜可是絕對神圣的高科技,除了皇室特供的成員可以學習其他人學習則跟叛國同罪,而周文王和他的兒子們則是通神的占卜大家。
這些龜甲中的文字逐步被破譯,其中,大多數都是描繪的占卜場景,但其中有一塊甲骨卻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其上刻著:這是周文王的一個夢。
《易經》便由此開篇。此前,3000多年來就沒有人能真正讀明白《易經》,因為此前的易經缺乏背景支持,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周原中的龜甲出土,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總之,在李碩博士寫的書中,這些從周原中挖掘的龜甲被一一解讀,從中人們可以體會到一段來自遠古的秘辛,那是從商朝開始到周的戰爭史,而真正神秘起來的部分便是從帝辛之后的這一段歷史。
在李博士的解讀中,帝辛成為商朝的人皇統御九州,此時天下太平當時的帝辛父子改變了當時已經推行百年的商朝國策,不再向西征伐,反而轉過頭去征討當時的東夷,因此周文王他們的部族便得到了短暫的喘息和恢復。
但當時,周文王還是得向商朝繳納一種叫血稅的東西,為商朝的祭祀提供保質保量的俘虜,就這樣,當時年幼的周文王便四處征討俘虜,但沒有人甘心被永遠的壓迫,于是他在自己的宅子里開始研發《易經》。
相傳,在周文王刻下《易經》上第一個字時,他仿佛得到了女神的庇佑,女神告訴他如何去做他便把這些心得的都記錄在龜甲之上,最后神女跟他說這是通曉古今未來的奇術望他能好生研讀。
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很快一件大事就要發生了,這件事不僅影響著文王的一生,也影響著近千年的歷史走勢。李博士說,文王的地窖里還發現過這樣兩塊甲骨,一塊是文王在宅邸中的占卜,占卜的結果竟然是讓周文王去見商王,沒辦法,那是神女留下來的術法是對未來的預測。
雖然,周文王十分不樂意但他還是去了,為什么商朝要進行恐怖的獻祭儀式呢?在出土的商朝遺跡中有很多駭人的祭祀坑和青銅器,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商王想通過這些恐怖的獻祭儀式來震懾周邊部族,想讓他們在這種恐怖的儀式之下徹底畏懼臣服。
而在1960年,考古隊在如今的安陽挖掘出了一座非常先進的鑄銅工廠,工廠雖然已經成為廢墟,但是還是能通過其格局和設施的遺跡,想象出當時商朝的鑄銅技藝有多高超了。
今天我們博物館里陳列的后母戊鼎等超級四方鼎,都是在這里鑄造的,而從中還出土了幾塊磨石,其上刻著很多數字和符號,而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測這些數字都是鑄造大鼎所用到的數據,而這些數字又正好可以通過《易經》中的陰陽換算轉換為卦象,由此我們又能解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了。
李博士說,因為當時商朝的科技要領先周文王部落很多,周文王在面見商王時被那些科技給迷得眼花繚亂,于是,四處打聽學習這些高端技術,但這正中商王下懷,商王就以盜竊國家機密為由將周文王關押了起來。
隨后神奇事情又發生了,就在周文王準備要被處死時,宮內的宦官魚貫而入的跑來看望周文王,仿佛周文王才是他們的王一樣,文王都懵了但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不管那么多了,周文王便指揮那些宦官帶他逃離了商朝都城,返回了周原。之后,他在用《易經》占卜時被神女托夢,神女告訴他說正是她拯救了當時的周文王。
接著周文王便是夢醒了,他趕忙又占卜了一卦,因為夢中神女告訴他這兩卦藏著天大的秘密,文王占卜完之后更是被下了一跳,這卦象正是最宏偉的乾坤二卦,起兵反抗的日子來了,乾卦與坤卦是互補的兩卦,他們分別展現的是周朝的興起和商朝的衰落,在周文王解讀乾坤二卦時,發現卦象有七爻,但六爻沒有畫出但卻是又爻辭的內容。
起卦的乾卦用龍做比喻,潛龍勿用這一典故也是出自這里,后刻畫見龍再里見大人這兩卦寫出了周朝建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能人相助,后又刻畫潛龍在淵,指周文王經歷多年的隱忍,后刻畫道飛龍在天和亢龍有悔,每一卦都是大吉。
反觀坤卦,龍戰于野器血玄黃,簡單八字便寫出了商朝覆滅的場景,描寫了最后的商周大戰一定要在野戰中尋求決戰不能用其他戰法,例如攻堅戰圍城戰游擊戰等,需要想辦法激怒紂王,把紂王引出來那勝利自然而然的就到來了。
回到現實,這就是歷史與墓葬這兩把鑰匙為我們帶來的《周易》的真相,它讓我們明白了由商朝到周朝是如何過渡的,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歷史發展中的細節,同時也為我們今后的考古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
通過《易經》,我們知道了在3000多年前就有著一種可以預測未來的神術,而如今這種術法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步被淘汰遺忘,而這本通神的書也在3000年的歷史歲月中不知道被改版更換了多少內容。
可能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只是當時周文王所刻畫《易經》的冰山一角,但依舊不妨礙古時的人們根據《易經》學習風水學,也有人根據《易經》所記載的術法,成為了一代方士名家。
《周易》64卦通玄或許只是傳說,但是無可置疑的是,它確實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國古代先民們智慧的結晶,千年流光易逝轉眼間3000年便已過去,但《易經》帶給我們的古老與神秘卻從未消失,而華夏文明的文化也因《易經》的存在更加閃耀和寶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