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后人推測的作戰計劃
按:黃八妹是值得原諒的人。
我知道的-灘滸島殲滅慣匪黃八妹②蔚藍色的戰場-4 劉本新
2024年6月17日寫《我知道的-灘滸島殲滅慣匪黃八妹②》,正好是解放軍攻占灘滸山島74周年。這個話題寫過3次了,各有側重。
解放軍一槍不打一人不傷地攻占灘滸山島,抓了俘虜,黃八妹的人也是沒有打槍沒有死人,這是一次有點傳奇的“戰斗”,用俗話說“巧她娘打巧,被巧她爹遇見了”。
這是華東軍區攻占沿海島嶼的第一戰,這個登島作戰在當時來說基本沒有“教學示范意義”,但解放軍奪取近岸島嶼的大戰開幕,小試牛刀,兵不刃血,還是值得祝賀的。
黃八妹他們占據了長江口和杭州灣的島嶼,就像扼住了上海的咽喉,其中一部100余人盤踞灘滸山島。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十分狡猾,黃八妹和她的部下都是漁民打扮,利用眾多的島嶼,搶了就走,劫了就跑。來無聲,去無蹤。他們以為有海阻隔,解放軍陸軍部隊難以到達,可以高枕無憂。
黃八妹更是滑如泥鰍,居無定所,嘍羅們也不知道她的真實情況,是很難抓到的。
灘滸山是杭州灣內的一個小島,東西最長處2000米,南北最寬處1000多米,離開北岸25公里,離開南岸40多公里。
黃八妹怎么也不會想到,解放軍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張愛萍、淞滬警備司令部司令員郭化若,一起商量解放江蘇南部海島策略時點名消滅黃八妹所部。
華東軍區陸軍和海軍口徑一致殲滅以黃八妹為代表的,盤踞在江蘇南部和浙江東部沿海的土匪武裝。當時上海周邊幾個縣屬于江蘇省,杭州灣東西中線以北屬于江蘇省,東海的崎嶇列島也是江蘇省的。
登陸作戰最困難最激烈的是搶灘登陸階段,占領并鞏固灘頭陣地后,二梯隊從灘頭陣地沖上去。可是解放軍沒有訓練過登陸作戰。實際上解放軍到1995年才對臺海進行大規模登陸演習。我在陸軍8年,研究的是抗擊敵人登陸上海浦東,那時咱們沒有軍力去對方登陸,只能預防對方登陸。所以說,75年前計劃解放臺灣是一種理想和口號,登陸臺灣難度極大。
1950年6月16日12時,解放軍第98師一個步兵加強營登島很順利,海匪一槍不發。也不露頭。灘滸山島面積并這么小,解放軍上島搜索,很快便搜完了,也不見一個海匪的影子。一無所獲。
陸軍指揮員第98師參謀長魯突和海軍炮艇大隊陳雪江大隊長不解,島上100多名海匪哪兒去了?
魯和陳都是戰火中錘煉出來的中級指揮員,對付灘滸山島的100多海上土匪,陸軍派出師級指揮員,海軍派出團級指揮員,這對保證初戰必勝有絕對意義。
魯突和陳雪江商量,決定把全島居民召集起來,宣傳解放軍的政策,介紹解放戰爭的形勢,詢問海匪的去向。島上的居民住在三個山頭下的平展處,此處稱呼“山北”。
不大一會兒,全島300余居民來到一個水塘邊集中,一個芝麻粒島人數有點多,黃八妹的人一定在。
魯突也發現了,人群中男青年竟占了近一半,根據他的經驗,300多人中男青年最多占五分之一左右?,F在占了近一半,不符合常情?!八麄兛隙ɑ煸诰用裰虚g!”陳雪江與魯突交換了一下眼色。
實際上他們只是一個判斷,解放軍并不能認出誰是海匪,要是從300多人中鑒定出海匪那可要花大功夫。而且,居民說的方言不那么好懂,解放軍又都是北方人,因此軍民交流還是有不少難度。
那時,雖然是解放了,但杭州灣沿岸這一帶居民家里都還掛著蔣介石的畫像,人民政府也沒有強迫居民摘下蔣介石的像。黃八妹的一部駐在灘滸山島也是兔子不吃窩邊草,也要“愛民”,所以,當灘滸山島上的300多人被召集到一起時,居民是不可能舉報誰是海匪。
一切事情都會有出奇,有意想不到,有機緣。
忽然有兩個男青年走出人群喊道:“報告首長!”自稱是我軍戰士。這兩個人行的是標準的解放軍軍禮,淚流滿面說:“是淞滬警備區后勤部隊的戰士,前不久被海匪抓來此處的?!?/p>
兩個月前,警備區后勤部要送物資到崇明島,他們5人從吳淞碼頭上了運輸船,當這艘船出港后遇到了一股海匪。這5人有3人暈船,只有剩下2名能射擊,但是他們沒有受過海上訓練,根本打不準,而海匪人多勢眾,結果這5名戰士全部被俘,人和物資被押往灘滸山島。
黃八妹決定留下2人當伙夫,其余3人被押到灘滸山島以東120公里處的枸杞島(今嵊泗縣枸杞鄉的嵊山鎮)。海匪們逼兩位解放軍入伙,他倆只好虛以答應,伺機逃走,因海匪監視得緊沒有成功。
經過這兩名戰士一番指認,除了有少數幾個有差錯外,其余分毫不差。不知道此時的海匪們面對自己的下場作如何想。
另三位戰士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那個年代被土匪劫虜而走的解放軍戰士、公務人員、平民百姓的結局極少有像樣的文字描述。攻占金門島作戰失敗后,大量解放官兵被押送臺灣,游街示眾,最后安排在農場勞動。
1950年6月16日上午,灘滸山島一帶有霧,海匪無法出海,也看不清海上狀況,當中午發現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時,他們逃跑已經來不及了,慌得不知所措。
海匪大隊長見逃已來不及,他還算冷靜,一看解放軍來了這么多人,便命令嘍啰們把武器扔進一個水塘里,然后裝成普通老百姓的樣子,混在人群中。
第一批46名海匪落網,他們自認倒霉。海匪們交待了黃八妹去了嵊山島,明天應該會回來。這些青壯年人也不是真的死心塌地跟黃八妹干到死,在強大的解放軍面前也是想得到寬大,因此主動坦白了灘滸山島西南海里里的小山頭下的石洞里有電臺和武器。
查資料,這些人被押運上海吳淞后,除了罪大惡極的少部分人,其他均得到了一定的寬大。這些人的家里也不知道他們當海匪,釋放回家低調生活也就自然而然了。
黃八妹實際上不用亂跑,畢竟抗戰有功,她與共產黨也沒有血仇,沒有一點資料記載黃八妹親自殺過人民政府的人,解放軍的人,也沒有殺過群眾。再者,她在杭州灣北岸有好名聲,群眾不恨她。
解放軍要殲滅的是黃八妹的武裝,不是消滅她的肉體,若說她是統戰對象也是正常。四川的女匪頭子趙洪國抗戰功績比黃八妹大得多,但解放后罪大惡極。她被抓捕后,西南局也是不能直接槍斃她,報到北京后被批準槍斃。
東海匪特作惡,不是黃八妹決策的,具體作案指揮也不一定是她直接組織指揮,所以,人民政府沒有把她當作東海匪特的主要頭目,權其算一股匪特的頭目。她的人即便是上岸作案,搶奪物資為主,殺人為輔。今天看起來,黃八妹這支武裝的確是小毛魚。
這是我代我們第98師與黃八妹武裝作戰的前輩們說的一句話,在當年的軍事檔案里有一句話:黃八妹的逃脫讓她失去了留在祖國大陸生活工作的最佳機會。足見,當時對她有原諒的一面。她不離開家鄉,當一位人民政府副縣長能當得好。
魯突和陳雪江一商量,將海軍艦艇全部隱蔽起來,戰士們就住在島上守株待兔。
第二天6月17日上午10點多,有零艘船40多名海匪回到灘滸山島,全部成了人民解放軍的俘虜。解放軍在灘滸山島上共抓捕了86名海匪。
黃八妹見先期返回的2艘匪船沒了音訊,感到不妙,隨后逃往大陳島,繼續與我軍為敵。
1955年,一江山島解放時,黃八妹繼續南逃,最終在南麂山登船逃臺。在臺期間,她主要是幫助一起去臺的屬下和江浙籍婦女們生活。
黃八妹 1982年5月4日病逝于臺灣。
【附錄僅供參閱】
解放灘滸山島作戰有兩個關鍵人物,一是陸軍第98師參謀長魯突,二是華東海軍的正團級單位的炮艇大隊陳雪江大隊長。
魯突(1912—1977),原名陳木見,別名陳飛鴻,廣東人,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等校學習過。曾任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參謀處作戰科測繪參謀,1945年8月,魯突調任山東軍區新四軍魯南前線指揮部任測繪參謀、作戰參謀及作戰科副科長。他帶領人員測繪各地地圖,供領導指揮作戰應用。1947年7月,調第3野戰軍33軍98師任副參謀長、參謀長,上海警備司令部、華東公安司令部任作戰處長,解放軍總參謀部測繪局副局長,國家測繪總局副局長等職。對創建國家測繪總局、發展中國測繪事業有卓越的貢獻。
魯突率領的第293團的一個加強營,在華東軍區海軍配合下攻占灘滸山島。
陳雪江(1920—1995)安徽樅陽人,出生于1920年,1995年逝世。海軍上?;卦彼玖顔T。1949年8月在南京海校訓練三個月,11月任海軍“永績”艦政委,“長治”艦政委。1950年3月2日,海軍第一支炮艇大隊在南京成立,陳雪江被任命為第一任大隊長。大隊下轄45艘艇,炮艇和巡邏艇22艘、登陸艇23艘。1958年11月任海軍三都澳水警區司令員,海軍福建基地、上海基地副司令員。
1950年參加解放灘滸島時,他還沒有學會按天文航行,只學會了按照地文航行,因此白天航行在上海浦東外的長江口,可以看島陸地海岸,但是一上霧一下雨就看不到海岸了,航行有困難。離岸遠了,沒了地面航行參照物,天上只有太陽,不會利用太陽和羅經定向航行,那就麻煩了。
再者,陳雪江學的是在江河使用的炮艇,日本的炮艇。他沒有學過在海里航行的海船,更沒有學平底的江河船到海里如何航行。他身邊的一位專業“參謀”是國民黨軍起義的方漢卿,他在國民黨江防部隊炮艇上當過輪機長,上士軍銜。航行與作戰中,這位參謀忠心耿耿,全心全意扶助陳雪江。
現在一輛土方車,一輛一般的集卡車,自重也要在30噸上下。
參加灘滸島這次作戰的海軍艦艇有“古田”、“陳集”、“衛崗”、“車橋”4艘步兵登陸艇,另抽25噸炮艇8艘,25噸登陸艇4艘擔任火力掩護和截擊的任務。上述艦艇由炮艇隊大隊長陳雪江統一指揮。
步兵登陸艇。
在人民海軍中的共15艘,2艘為起義艇,3艘來自原國民黨海關,其余征調自招商局或從香港購買。其中,服役于華東軍區海軍的登陸艇都以華東地區的著名集鎮命名。該型號艇全長48.5米,寬7.2米,吃水1.7米,滿載排水量250噸,主機為2臺柴油機,功率1320馬力,最大航速20公里/小時,人員編制54人;自衛武器為1門40毫米炮、2門20毫米炮。
當晚,作戰編隊由吳淞起航,到長江口時風浪越來越大。風力達到五、六級,運載陸軍的登陸艇也劇烈顛簸,大部分人員暈船嘔吐。
內河炮艇抗風浪性能遠不如登陸艇,通信設備很差,除分隊長所在的艇上有報話機可與大隊指揮艇聯絡外,各艇在夜間只能靠手電筒聯絡。羅經也不準確,難以保持正確航向。
當勉強行駛到南匯嘴附近時,陳雪江下令拋錨。由于落潮,12艘艇有11艘在岸邊擱了淺。剩下一艘沒擱淺,用纜繩拖帶在指揮艦“古田”的尾部。
6月15日一早,解放軍編隊從吳淞口出發,在今天的浦東機場外海遭遇大風,炮艇擱淺。16日黎明,風平浪靜,陳雪江和魯突參謀長決定,不等其余炮艇脫淺,即率4登陸艇和1艘炮艇向灘滸山島進發。
12時,運載陸軍的4艘登陸艇和擔任掩護的1艘炮艇,駛抵灘滸山島東北4公里。陳雪江和參謀長在“古田”號指揮,“陳集”等3艇各運送陸軍一個連,在灘滸山島北岸實施登陸。
2024-6-17
上海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