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廣東高考出分,學子和家長們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不由想起最近兩則炸裂的新聞,一位主角是漣水中專的17歲女孩姜萍,一位則是斯坦福大學博士蘇某。
前者以中專生的身份參加阿里全球數學競賽,并在初賽取了12名的好成績,排在她前面的1-11名,均來自清北、藤校等世界名校。
后者則以世界頂尖名校博士生的身份,擬被錄取為安徽宿州的鄉鎮公務員。
這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引得無數雞娃家長無限反思。
幾乎類似:Who am i and where do i belong?
01
馬上高考要出分了,家長們已經擠爆了“高報師”們的直播間,最夸張的據稱“直播間3小時進賬上億”。
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創歷史新高。而相對應的,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
十年寒窗苦讀,最終躍入龍門,考取心儀的大學,無論是莘莘學子還是家長誰不感慨萬千。
但現在的高考,不僅是對家長和學生關于專業選擇、就業,以及未來規劃的一次考驗;更多地被視為考研的一次預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更重要的還是考研。
所以相應的,高考勝利的長期幸福感和成就感可能會有所降低。
有這么一組數字,大家可以感受一下:2023年上半年,全國有數百萬家民營企業倒閉。
人們也會聯想,2024年,會有多少民營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而民營企業貢獻了超過50%的稅收,占據了6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并創造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最重要的是,它們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
02
作為一個今年xsc的家長,距離高考倒計時6年。
在目前廣州這種整體直升/搖號結合的升學機制中,親身經歷過一次,還真是五味雜陳。
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得選擇,你會更愿意自己的娃能像姜萍一樣,不管考上什么學校、讀什么專業,都能堅持做自己,鉆研自己鐘愛的學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還是成為名校畢業的張某,最終考公上岸呢?
大家還記得寫了一篇題為《山花尋海樹、不如就春風》的甘肅嘉峪關選調生嗎?
蘭州人顧某(武漢大學研究生)考公被選調分配到偏遠的嘉峪關市,很不滿意。于是便指名道姓地寫文章吐槽,迅速在網上發酵。
文章槽點頗多,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搜一下。
但熱議背后,大家爭議最大的,還是現在畢業生擠破頭都要考公這一現象。仿佛,世上除了考公,再無更香的職業。
我回憶了一下,大概從2014年開始,考公的人數就一年勝過 一年。
如今,十余年時間過去,其熱度會否在達到頂點后也開始回落?
畢竟,隨著樓市換擋和土地財政的逐漸終結,再加上企業稅收受經濟影響減少,公務員的縮編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并且已經有城市開始動刀,鐵飯碗也不再了呀。
03
當然,比起高考,我現階段更焦慮的是普高率還不足50%的中考。
娃兒的校長曾經說過,她也曾發自內心地問過自己,能接受自己的娃不讀普通高中,去讀職校嗎?能接受自己的娃可能將無緣別人眼中那些高大上的職業,做個平凡的“普通人”嗎?
她說,她的答案還是肯定的。因為沒有什么比孩子自己健康、快樂的人生更重要。
并且,說不定,隨著就業形勢的輪轉,以后說不定擁有一技之長的藍領工人,出路和薪資不一定比名校畢業生、海歸等等來得差。(一點來自菜雞家長的自我安慰。)
xsc出搖號結果當天,娃的老師跟孩子們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管搖中還是沒搖中,明天一定都開開心心來上學!”
難道不是嗎?沒有什么能比開開心心上學更重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