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精品咖啡品牌Manner短短兩天被爆出三起咖啡師向顧客潑咖啡粉、扇顧客耳光與顧客互毆的沖突事件,Manner也靠著“打顧客”登上了輿論熱搜。
事后,Manner回應涉事的女員工已經被辭退,男店員也已當面向顧客承認錯誤并道歉,雙方已達成和解。
但這還是沒有得到消費者們的諒解,網友隔空喊話:“要把員工當人”。
輿論發酵之下,Manner在6月21日發布致歉聲明,稱對當事咖啡師伙伴進行了安撫,接下來會優化門店運營安排,也會加強對咖啡師伙伴的日常關心。
Manner正遭受著消費者的致命靈魂拷問,也撕下了咖啡茶飲行業的遮羞布。
01
雖然有個“洋名字”,Manner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
Manner咖啡創立已有近十年的歷史,2015年在咖啡文化盛行的上海誕生,主打性價比精品咖啡,一經出世便俘獲了不少粉絲,被稱為“上海咖啡性價比之王”。
創始人韓玉龍學的是獸醫專業,后來做了3年攝影,2012年因為愛好在老家南通開了家咖啡店,后來去到上海創業。
韓玉龍稱,市場并未給咖啡師足夠的回報,他希望這個職業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不想要機械化,不想抹殺掉每一個咖啡師的個性”。
最早一家Manner門店只有2平方米,價格在15-20元左右,店內咖啡師正是韓玉龍的女朋友陸劍霞。
Manner走的是小店高坪的路子,這在當時也屬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在此種模式下,Manner第一家店就做到了日營業幾百杯咖啡,這在當時咖啡市場還是很少見的。
除了四處尋找好豆子,為了不犧牲咖啡品質,韓玉龍還曾拒絕Manner做外賣。
精益求精之下,Manner咖啡在上海僅開出第3家門店后,就被風投看中了。
2018年,Manner喜入8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是“風投女王”徐新創立的今日資本,當時Manner估值就達到了2億元人民幣。
此后Manner更是俘獲了H Capital、淡馬錫、美團龍珠與字節跳動等巨頭的投資。
尤其是2021年6月字節跳動入局后,Manner估值達到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綜合當時不足200家的門店數量,Manner單店估值過億元,這要是換成紙幣,店面賽都塞不下。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一位投資Manner未遂的投資人稱,截至2021年1月底,Manner除去人工、店面等成本,能夠保持10%以上的凈利潤,毛利率為50%,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星巴克。
資本加持之下,門店迎來快速擴張。2022年,Manner線下門店382家,2023年突破1200家,今年年底預計突破2000家。也是得益于門店的快速擴張,Manner咖啡創始人頻頻出現在各富豪榜榜單中。
2024年,39歲的韓玉龍和31歲的陸劍霞夫婦身家達到72億元,入選《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排在榜單第3058位。
不過眼下熱議的“Manner員工工作強度”,卻讓“72億”這個數字顯得極為刺眼。
02
同為打工人,悲喜不相通。
“夢中情司”胖東來因在公司內部設立“員工委屈獎”備受外界好評,而作為網紅咖啡品牌的Manner卻因沖突引發了外界對其員工工作強度的熱烈討論。
據現場視頻,三起事件涉及顧客催單、投訴,員工撤單、情緒失控等等,口角爭執上升至肢體沖突,甚至出現了男店員沖出柜臺毆打女顧客的惡性事件。
咖啡愛好者們對于Manner一向是有粉絲濾鏡的,此事一出,濾鏡“啪”全碎了。
事件發生后,更有“Manner員工月薪約5000元”、“多位Manner咖啡師自曝工資低強度大”、“Manner老員工把自己比喻成牛馬”的多個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暴露出Manner咖啡在員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現狀。
咖啡師曾經是一個人人向往的浪漫職業,但在高壓環境下,也卷出了一些悲情色彩。
以Manner的咖啡師為例,為了區別于瑞幸們的全自動,Manner用半自動咖啡機,這需要咖啡師有更高的把控力;為了降低成本,普通門店(日營業額5000元以下)里只配備一個咖啡師,而這位咖啡師并非只負責制作咖啡、拉花,還有打包、補貨、店面消毒、咖啡機清潔等一系列工作。
而根據之前媒體報道,Manner咖啡師工作時間一般是每天早上七點到晚上的十點,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一杯咖啡平均用時2.7分鐘。
粗淺算一下的話,若想成為一名Manner優秀員工,其工作時長大概也是15個小時。
若遇到消費者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加冰、加奶,則會更耗時。而完成這300多杯咖啡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咖啡師一直“滿檔”,甚至咖啡師吃飯、上廁所等等都要被計算在內,店內還設置了監視器和訂單系統的倒計時,時刻提醒著員工不要偷懶。
有Manner店員上廁所還貼了“WC(10分鐘)”的說明,并開啟了倒計時秒表。
而這一切都是誰在掌控著?算法。
算法比人還要卷,只會求最優解,而不會將消費者的需求納入個性化設計,這也就意味著中途的每一個突發小事故都可能演變成更大的事故。
還有人爆料“店員累計被退單3次就會被辭退”,這也很好的佐證了為何遇到催單的顧客,店員會失控,他們面臨的是嚴格的系統管理和人力、算法的雙重考核壓力。
相比之下,瑞幸、星巴克等咖啡廳的情況要好得多,每個店面配備幾個員工,輪班倒加明確的分工,工作壓力輕了不少。
而這樣苛刻和努力的員工們,能拿到多少工資呢?
據“MannerCoffee招聘”今年5月發布的招聘推文,咖啡師門店管培生開出的崗位薪資為8000元(北京、上海、深圳培訓考核通過后)。
另有Manner咖啡師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即便是一線城市,Manner咖啡師的月薪基本約在5000元左右,除非員工瘋狂加班、舍棄雙休,才能拿到額外薪水獎勵。
03
而Manner想要的又好又快又便宜,可能嗎?一個網友的吐槽很好的解釋了一切。
Manner直營模式下的門店擴張,意味著成本將極速上升。
韓玉龍本質上還是一個做產品的,堅持用半自動咖啡機制作咖啡,也不在原料上過分削減,要求采用烘焙好20天以內的云南優質咖啡豆,牛奶原料則使用定位中高端的本土品牌朝日唯品,其單杯咖啡粉的用量,素來堅持 21.5g的粉量,超出行業平均水平。
所以“保持調性+降低成本”的雙重壓力之下,Manner最終把“魔爪”伸向了員工。
老板既要、又要、還要,也只能由打工人買單。
在爆單的狂風暴雨到來時,長時間連續埋頭做咖啡的MANNER人有一種“專屬的平靜的瘋感”,無論是客人催單還是外賣員對線,“都是心如死灰地去看待”。
一位已經離職的咖啡師說,常看到網上有人吐槽MANNER服務態度不好,因為實在是笑不出來。
自媒體“有數DataVision”曾在2023年做過數據對比,Manner以單店500單的日單量領先于瑞幸(400單)和星巴克(330-375單),但人工成本的支出比例卻低于瑞幸(15%-16%)和星巴克(18%-20%),僅有12.5%。
低于星巴克或許可以理解,但做精品咖啡的Manner,人工成本卻比做自動化咖啡的瑞幸更低,這并不合理。
隨著門店擴張、人員需求增加,咖啡師除了被要求極致的人效,其福利也沒有得到保障。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布的茵赫實業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繳納五險的員工人數為1225人。
一名咖啡從業人士表示,相比于正式員工,很多咖啡門店喜歡聘用兼職員工,因為這部分員工不需要繳納五險一金。
04
數據顯示,從2022年到2028年,中國現磨咖啡消費人群滲透率預計將從7.4%增長到14.1%,業態繁盛的同時,Manner咖啡所面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一方面,Manner咖啡在門店數量上的優勢并不明顯。比如星巴克入華20多年,門店數已經多達7920家;起死回生的瑞幸咖啡,在全國的門店數已經達到19503家;2022年才創立庫迪咖啡,也已在全國開出6942家門店。
另一邊,以瑞幸和庫迪為首的咖啡品牌率先打響了“9.9元價格戰”,進入2024年,咖啡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了。有著“萬店之王”稱號的蜜雪冰城也孵化出了現磨咖啡子品牌幸運咖,其價格僅為5元至10元人民幣。而據窄門餐眼數據,Manner咖啡的人均消費為21.38元,價格上更沒有優勢了。
此外,茶百道推出的咖啡子品牌咖灰、喜茶推出的茶咖品牌喜鵲咖、茶顏悅色推出的咖啡子品牌鴛央咖啡、7分甜推出的咖啡子品牌輕醒咖啡,也都已加入這場“咖啡大戰”。
價格戰帶來行業壓力沒有人能幸免。企業普遍面臨毛利率極度壓縮、成本高企的問題,就只能通過瘋狂擴張規模來提升業績,這份壓力自然也卷向了咖啡師等打工人身上。
而打工人崩潰的反噬,對整個品牌的聲譽和資產又將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瑞幸咖啡就曾因要求咖啡師每小時洗手一次而導致“手爛”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只不過這次終于輪到了Manner頭上,只能說,Manner內部矛盾積壓已久。
千里之堤,往往潰于蟻穴。如何避免此類惡性循環,是整個行業的共同命題,也是Manner能否持續立于鰲頭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