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多,戰局依然撲朔迷離。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一年多來,俄烏兩軍沖突前線幾乎沒有大的變動。
目前俄烏雙方又在哈爾科夫方向展開激烈爭奪,這次換成俄軍進攻,烏軍則在艱難防御中尋求反擊機會。
不過如果回顧俄烏開戰后的整個戰斗過程,總體來說雙方這兩年來算是勢均力敵。
2022年2月俄軍率先突襲烏克蘭,當時打了烏軍一個措手不及!等烏軍回過神來,同年下旬他們又一路高歌奪回了不少失地。
但從去年下旬開始,俄軍又逐漸穩固了各條防線,并在一些地區再次展開有限反擊。
現在總體來說,雙方地面部隊大的戰略就是加固防線對峙,雙方好像也沒有繼續往前大規模推進的意思。
不是他們不想推進,是因為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因此,現在的俄烏前線在硬生生復制“第一次世界大戰模式”。
不過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俄烏對對方的縱深都特別感興趣了。
特別是轟炸敵人后方的交通線,煉油廠和港口甚至灘頭等重要設施,俄烏可謂是都下了大功夫。
今天俄羅斯哪個煉油廠被炸了,明天烏軍的哪個大樓被轟了,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由此可見:俄烏戰爭目標已經從土地爭奪,逐漸演變成了打擊對方縱深目標,試圖消耗對方持續戰爭能力的新模式了。
落后的戰壕對峙背后,卻是比拼雙方先進防空系統和空襲能力的高科技模式。也許,這也將是未來大規模戰爭的常見模式。
誰能笑到最后?就看誰的家底更厚,遠程攻擊能力更強了。
圖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