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同步關注“文史觀察”,一般文章在這里首發哦)
古詩詞中,離別永遠是熱門話題,因為在古人眼里,兩個人分別,山長路遠,音訊難傳,每一次離別,都要做好這輩子再也見不到的準備,所以才有白居易筆下的“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杜甫筆下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等讓人心碎腸斷的詩句。
今天這個故事就充滿了遺憾,主角是千古才女李清照,故事情節是她與自己閨蜜告別的故事,故事背后則是一段戰亂紛飛的歷史大幕...
故事要從一首詞說起: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這是一對千古佳偶,郎才女貌、舉案齊眉,曾經是汴京城里達官貴人府中女眷們茶余飯后聊得最多的話題。
可惜,一場政治變故來了。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親婚夫妻因父輩政治斗爭,1107年離開汴京,前往老家青州,開始遠離政治斗爭和繁華鬧市。這一對夫婦在青州鄉里一住就是14年,這段歲月里,他們兩人琴瑟和鳴,志趣相投,一起完成了《金石錄》。終于在1121年,趙明誠苦苦等到了知萊州的消息,接到任命后,他只身前往萊州,李清照則暫時在青州留守。同年秋天,李清照難忍相思,便前往青州看望丈夫,奔赴萊州。生活了十多年的青州,不是那么容易就離開的,她的很多朋友、親人、閨蜜都在這里,此一去誰知道何時再回來呢?
在去萊州的路上,路過昌樂館,在館驛里,李清照聽著窗外瀟瀟秋雨,不禁思念起了青州的姐妹,便寫下這首詞,以慰思念。
詩詞中,我們見慣了兩個男人之間的離別,當然也有柳永《雨霖鈴》、秦觀《南歌子·玉漏迢迢盡》、魚玄機《折楊柳》這樣男女之間分別的,而這種閨蜜之間分別的卻是少見,或許是因為才女稀少吧。然而這首詩就是閨蜜之間送別、表達相思的經典。
就在李清照離開青州,前往萊州之時,她的姐妹前來送別,十幾年的相處,她們已是彼此的依靠。女子們面對離別比男人更加敏感,在離別前的聚會上,她們早就滿眼淚痕,羅衣濕透,也弄花了脂粉淺妝。這次離別宴席上,一首經典的《陽關曲》,她們唱了一遍又一遍,淚水流了一次又一次,盡情宣泄著離別的傷感。
散伙飯吃了,她也已經離開了青州,一邊是馬上要見到丈夫的期盼,一邊是對閨蜜好友的思念,實在讓人糾結。隔著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思念終于在深夜秋雨聲聲中蔓延。孤館中,李清照獨身一人,心里有多少女人間的心事要傾吐啊,可惜只有燈影飄搖、瑟瑟秋風。
想當初在離別之時,滿眼都是傷感,心早就亂了,哪顧得上當時酒杯深淺,只知道彼此珍重和不舍之際,用酒杯代替了不知多少的千言萬語。好在青州與萊州不算很遠,鴻雁可以傳遞彼此的思念??墒獠恢獢的曛螅缚抵儯钋逭赵僖矝]有回到過青州,也再也沒有見過這些姐妹,遺落在青州的金石書冊也被盡數焚毀。
離別就是這樣,即便現在交通發達,誰又知道,這一次的分別是不是永別呢?離別讓人傷感,回憶浮想聯翩,此后山水無憑據,誰知何日再相見啊。孤獨是人生常態,重逢只是時間的恩賜而已。
李清照的故事只是歷史的一個瞬間,一場靖康之變多少人骨肉分離,甚至生離死別。如今斯人已去,只留下這一首詞,讓我們回味著,屬于一個女人對自己好友閨蜜的思念。
作者 | 素心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入群學習 | 微信(15116151869)
圖片 | 來自花瓣網,侵權聯系刪除
文字內容 | 文章內容為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