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在三川口交戰,北宋大敗。
監軍黃德和舉報:將領劉平貪生怕死,與李元昊勾結,才導致了三川口的大敗。
投敵叛國是重罪,黃德和的舉報一送上去,劉平留在京城的家眷就被官軍包圍了,等著下大獄處斬。
三川口跟著劉平去打仗的士兵要么戰死,要么跟劉平一起被抓了。
這事就要以劉平勾結西夏結案的時候,樞密副使夏守赟挺身而出勸住宋仁宗。
冷靜下來的宋仁宗,派文彥博去陜西調查真相......
02
這事還得從一年前說起。
1039年,一直以來乖乖給宋朝當藩王的李元昊居然扯旗稱帝,要求和宋平起平坐。
仁宗君臣,起先壓根沒把李元昊當盤菜,邊關的守將心態也是一片祥和。
因為李元昊與宋兩次交戰,什么便宜都沒撈著。
全國上下都把李元昊當小丑。
李元昊一氣之下玩起了反間計。
反間的對象也是個黨項人,被稱為“鐵壁相公”的李士彬,李士彬為宋駐守邊疆多年。
一來,他倆素有不和;
二來,李士彬這個鐵壁相公不是徒有虛名的,做掉一個牛叉的宋朝守將,左右都是賺大發的。
不過李元昊這個反間計略小兒科了些——
李元昊直接把書信和錦袍金帶投置在金明寨境內,信上說:李士彬,咱們都是黨項人,約你一起叛宋,你給我做內應,怎么樣?
元昊的信引起了李士彬手下的懷疑,但沒鄜延路副都總管夏隨絲毫不懷疑李士彬,且向眾將澄清:李士彬要是真想做內應,怎么能這么輕易就讓大伙兒全知道了?很明顯是李元昊故意的嘛。
元昊的反間計,就這樣被輕松化解。
03
但李元昊要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
李士彬雖然沒有反宋之心,但輕信了李元昊派來“投降”的黨項部族——畢竟西夏初立,畢竟不大穩當,覺得跟著李元昊沒前途,投降宋朝,可以理解。
李士彬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上司——知州范雍。
范雍大喜。
李元昊就繼續源源不斷地往對面送人,后來干脆直接把送到范雍那兒。
范雍見一個收一個。
投降來的人還向范雍傳達了一個好消息:李元昊扛不住了,準備要投降了。
這簡直是白送的功勞,范雍立即上報朝廷。
漸漸地,宋軍防守也變得日益松懈......
直到李元昊里應外合大破金明寨,生擒李士彬,乘勝追擊,兵峰直指延州,范雍才意識到中計了。
而這會兒,延州城守軍只有幾百人,范雍急得團團轉,只能緊急調劉平、石元孫等增援延州。
劉平、石元孫兩人都是沙場老將,哪能看不出李元昊打的什么算盤?
可范雍的命令他們不得不聽,也不敢不聽。
04
李元昊一邊圍著延州城,一邊布陣以逸待勞,等的就是來救延州的援軍。
兩軍在三川口相遇。
劉平兵馬:一萬。
對面的李元昊:有十萬人。
雖然對方人多,但劉平手下這一萬都是精兵,戰斗力不是蓋的,剛一開打,劉平便身先士卒,雖身上多處負傷,但仍帶領麾下將士奮勇沖殺。
即便宋軍連夜長途奔走,卻也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力,斬殺西夏軍好幾百人,還把他們趕到水里去,又淹死了好幾百。
宋軍士氣大振。
和劉平一起來的,還有巡檢郭遵。
李元昊揚言說要派名猛將先把郭將軍給干掉,結果猛將一出場,就被郭將軍敲碎了腦袋,遺憾離場。
宋軍又是士氣大振。
不出意外,李元昊以逸待勞合圍宋軍的計劃要泡湯了。
但偏偏這種時候,意外總會發生——
李元昊派輕裝部隊前來進攻,宋軍稍稍力有不逮,往后退了20步。
正是這20步,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06
這20步,嚇壞了監軍老爺黃德和。
黃德和一看己方軍隊后退,似有敗相,帶著自己的2000預備隊就立馬溜之大吉了。
黃德和一逃可不得了,直接引發了連鎖反應——不僅把后方隊伍沖散了,還使得一連串的士兵以為戰斗失敗了,紛紛四散而去。
劉平攔都攔不住。
劉平派兒子劉宜孫去追黃德和,試圖把黃德和叫回來,扭轉戰局。
可無恥的人是不會突然良心發現的。
劉宜孫抓住黃德和的馬轡請他回去,卻被他一把甩開,揚長而去。
沒有辦法,劉平只有拔劍脅迫,才留住了1000多人,跟他繼續作戰,勉勉強強打退了西夏兵馬。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兒來,夜里,李元昊又來了,還挺講武德,對劉平軍大喊勸降。
被拒絕并遭到劉平罵街后,西夏人覺得可能是勸降的水平不到位,早上又來試了一次,結果還是被拒絕。
李元昊:哼,一千殘兵敗將,招降是給你劉平面子。不投降?那我滅了你還不行嗎?
最終,劉平和石元孫被活捉,
宋軍全軍覆沒!
三川口之戰,至此落下帷幕。
07
黃德和終于反應過來,自己臨陣逃脫也是要殺頭的。
于是便有了開篇那一幕——
黃德和一不做二不休,買通了三川口戰敗的士兵(包括劉平的侍從王信),對了口供,確保說辭是一樣的,誣陷劉平和西夏勾結,三川口之敗的罪責,都在劉平這個叛軍之將一個人頭上。
但文彥博和龐籍調查時得知,有兩名在金明寨戰敗的宋軍逃了回來,說劉平并未投敵。
離奇的是,文彥博前往延州尋找這兩名宋軍時,兩人神秘失蹤,怎么找也找不著。
好在,從三川口逃回來的,還有邊將盧政。
盧政親口告訴仁宗,劉平是被李元昊抓了,他并沒有投降,更沒有和李元昊勾結。
河東都轉運使王沿也出面為劉平作證,說劉平被擒拿后的押送途中,他一路絕食,罵李元昊是狗賊,要元昊立刻殺了他,省的受辱。
甚至有延州百姓跋山涉水而來,訴說當時真實的戰況,為劉平鳴冤。
這樣的劉平,怎么可能是叛國投敵之人?
黃德和最終自食惡果,被判處極刑——腰斬。
宋朝以為劉平、石元孫陣亡了,追贈劉平為朔方軍節度使兼侍中,謚號壯武,子孫全部獲得蔭封。
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08
慶歷四年(1044年)十月,宋夏達成和議后,李元昊忽然派人將一直喊著要回國的石元孫送回。
宋朝人這才知道,表彰的烈士成了俘虜!這下尷尬了!顏面盡失啊!
大宋群臣義憤填膺,主張將石元孫斬于邊界,以洗國恥。
最后宰相賈昌朝以西漢李陵為例,反對殺石元孫。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石元孫被監管起來,直至郁郁而終。
這時,宋朝又聽說,劉平還活著,還在西夏生了個兒子(劉平被俘時已經68歲了,這個消息不一定靠譜),而且堅決不肯回宋朝。
(劉平曾是文臣,大底是懂歷史的,歷代被俘的降臣一旦回國,縱使忠如蘇武,也決不會有什么好下場,而且會讓家族蒙羞。)
但這羞辱了頂層的顏面。
為了顏面,宋廷嚴密封鎖劉平活著的消息,封賞劉家的官爵也沒有剝奪。
最終,劉平郁郁而終,病逝于興州!
09
最后提一下范雍。
不過是調任其他地方,繼續高官厚祿,大權在握。
慶歷六年(1046年)病逝,謚號忠獻。
依舊是大宋王朝聞名遐邇的一代名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