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梁谷中了進士。
隨后進入吏部做了個主事,正六品。
品級不算高,但可是京官啊。
幾千年來就是人情社會,你發達了,老相識老朋友來找你敘舊喝茶很正常。
很快就有兩個小伙伴找上門了。
一個叫袁質,一個叫趙巖。
但是梁谷非常不開心,原因很簡單,英雄怕見老街坊。
梁谷在上岸之前是有些黑歷史的——也許是因為年少輕狂,梁谷曾跟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密切。
其中就有這倆惡少。
梁谷居鄉兇戾,行多不檢,倚惡少為助。
袁質和趙巖是混社會的,也看出來梁谷的不待見,心里非常不爽。
但沒辦法,鄉下光棍進不了城,何況是京城,倆人也只能罵罵咧咧的走了。
這事也就到此結束了。
02
可過了兩年,梁谷在和老鄉西鳳竹喝酒時,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袁質和趙巖倆人要造反。
梁谷本來也沒當回事:就他倆?有那個本事?呵呵。
可轉頭,梁谷就跑去找了吏部尚書楊一清,說山東有人要謀反,帶頭的是袁質和趙巖,還有一個同伙是,魯王府護衛千戶高乾。
為啥?因為梁谷和高乾有矛盾,趁機給高乾上點眼藥。
尚書級別的人物,楊一清自然不可能聽風就是雨:這事兒可不能瞎說,你聽誰說的?
梁谷找來屈昂和劉昇,倆人都很堅決的證明:沒錯。
劉昇還供出來另外一個人——東平守御千戶所的千戶王瓚。
03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讀書人想要害人,真打七寸啊。
正德五年,霸州的劉六劉七造反。
這是一場能量巨大、堪稱明末大起義預演的流民起義,其兵鋒甚至一度逼近京畿,明武宗在下旨九門戒嚴之余,還不得不調邊軍前來平亂。
其中,山東很多地方也是交戰區。
......直到正德七年被平息。
你想想,現在是正德九年,咋?又有人造反?
這不是簡單的打擊報復,這分明是要把人給整死啊。
兵部得到消息,立馬炸毛,調派部隊前往濟南方向。
而這一切,高乾幾個人還都不知道。
下面的人不知道,但魯王朱陽鑄不可能不得到消息,一打聽,就迷瞪了:我手下的高乾要造反?我咋不知道呢?
這時候,又有人來報:王爺,別迷了,高乾背后的主謀是歸善郡王朱當冱(朱陽鑄的小兒子)!袁質和趙巖現在就在他那兒上班,幾個人還經常一起打打鬧鬧。
來報的人叫馬魁,是魯王府的長史(相當于魯王府的國相),說話相當有分量。
04
兒子也摻和進去了?
這是不想讓我活啦!
老朱瞬間做出了決定:大義滅親。
老朱是真害怕了,甚至都沒想起來喊兒子過來問問清楚,直接就把兒子給舉報了。
兵部一聽:還有大魚?
正德九年八月二十四日,提督軍務左都督劉暉率1500人進駐濟寧,右都督郤永率1500人進駐德州,鎮守江西地方副總兵桂勇領1000人駐守大名府,游擊將軍賈鑒領500人駐守徐州。
同時,河南都御史陳珂,淮揚都御史張縉各自領兵駐守要害區域。
隨后派出司禮太監溫祥,大理寺少卿王純和錦衣衛指揮使韓端為欽差大臣,晝夜兼程前往兗州府,捉拿朱當冱。
一句話,天羅地網,朱當冱插翅難飛。
05
而此時的朱當冱,還一無所知。
等欽差踹開他家大門的時候,這位爺還沒醒酒呢。
鐵鏈子套到他脖子上的時候,總算醒了:你們干嘛滴?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負責抓人的才不管你這些,接著開始搜家。
按照舉報內容,朱當冱可是龍袍都做好了,家里藏著什么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盔甲鞍鐙,甚至就連關防印信什么都做好了。
可搜來搜去就找到了一副盔甲,上面還寫著“兗州護衛”。
最關鍵的是,朱當冱還能拿出這幅盔甲的借條,證明自己是借來玩兒的。
這特么就尷尬了。
再去搜搜袁質和趙巖,高乾他們吧,萬一在他們家藏著呢?
可結果:
說高乾平時遲個到早個退,上班摸魚,還真不冤枉他,可說他要造反,連他同事都說他是個老實人。
至于袁質和趙巖,被抓的時候,還以為自己上次在街上喝酒沒給人家錢呢。
弄了這么大的陣仗,最后就弄出個這結果來?
不好看啊。
得了,您(朱當冱)也別為難我們,跟我們走一趟,去跟你皇帝孫子說去吧。
(朱當冱和成化帝朱見深一個輩分。)
子很多時候,虛烏有的事情,不難查清楚。
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查。
06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
袁質和趙巖之所以“被謀反”,是因為他倆從京城回來之后到處說梁谷的壞話,梁谷想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屈昂和劉昇選擇做假證,是因為他們和袁質和趙巖都屬于在東平這個地界上混社會的,互相看不順眼;
劉昇攀扯上王瓚就更加可笑:欠人家錢;
高乾被誣陷的原因也很簡單,當初梁谷還沒考上功名在東平府混社會的時候被高乾教訓過。
馬魁咬朱當冱,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因為朱當冱當初想要給自己的郡王府招幾個崗位,這件事是屬于馬魁負責的。
朱當冱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事兒,就沒給馬魁送點煙酒啥的。
馬魁不滿,就把這件事給卡住了。
朱當冱咋說也個郡王,脾氣又不怎么好,私下就跟人口嗨:早晚給馬魁那小子一點顏色好看。
馬魁雖是朝廷派來給魯王府當差的,但朱當冱畢竟是宗室,真怕他有一天向上面匯報給自己穿小鞋。
正好趕上高乾這件事,干脆,捎上你歸善郡王吧。
至此已經真相大白,總之就是一場鬧劇,所有人跟造反都沒有半毛錢關系。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07
結果是:就當歸善郡王朱當冱真要造反。
可問題是,沒有證據啊。
好吧,那就找一個。
可刑部把《大明律》都翻爛了,真找不出該給這貨定個啥罪。
【卒無所坐】
沒辦法,只能從他借的那件盔甲上做文章了。
罪名:私藏武器。
判決:廢為庶人,發配鳳陽高墻。
可笑的是,
對于這份判決,朱當冱連一個字兒都不知道。
可能給他定罪的那幫人,實在說不出口?
押送他去鳳陽的太監,只是哄他說帶他去鳳陽祭陵。
一直進了鳳陽高墻,朱當冱才明白過來。
然后仰天長嘯一聲,掙脫束縛,一頭撞在了鳳陽高墻上,鮮血四濺。
【聞之者傷】
你就看史書這四個字兒,就知道朱當冱是有多冤。
08
其他人結局簡述:
袁質和趙巖被充軍到肅州衛;王瓚被調到邊衛,結果死在了半路;屈昂,劉昇作偽證被流放口外;馬魁處斬。
最無辜的是李翰臣,山西大同人,正德三年的進士,時任山東巡按御史。
作為朱當冱謀反一案的負責人之一,李翰臣清楚朱當冱是被冤枉的。
明朝的那些王爺都是不允許參與朝政的,所以小朱平日里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喜歡舞刀弄槍。
劉六劉七攻打兗州的時候,這哥們兒還親自登上城墻鼓舞士氣,最終在宗室和官軍的齊心協力之下,兗州府守住了城池。
事后還被通報表揚。
這樣一個人,說他謀反,兗州老百姓都不大相信。
李翰臣因為主持正義,被貶到廣德州做七品判官。
其余的山東布政,按察,都司堂官都因為【失察】被做了處理。
而始作俑者梁谷【以一清庇之,竟得免】,最后一直做到山東德王府長史,和那個馬魁的職務一樣。
09
從馬魁被誅殺來看,武宗知道朱當冱是冤枉的。
那么為何還要將朱當沍廢為庶人?
因為歸善王殿下悍勇善戰吧。
不是個例——
十年前,皇帝還是武宗的父皇孝宗朱祐樘時,江西南昌寧藩鐘陵王朱覲錐被廢,因為“驍勇善騎射,熟于韜略”。
對于靠著造反起家的朱棣一脈皇室來說,防備宗室一向是最高優先級的政治任務。
文獻參考:《明武宗實錄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