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中金一位女性員工去世,在缺少新聞話題的真空期,成了公眾茶余飯后最大的談資。
“讀書時候特別優秀,名校畢業,找到行業頂尖的工作,感覺時代和生活都在高歌猛進。然后轟地一聲,好多東西轟然崩塌。”
從公眾視角來看,一幢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然后中道崩殂,瞬間坍塌,終歸有凄凌的,彩云易散琉璃脆般的遺憾感。
確實,她身上有太多可以被聚焦的討論點:中金指向當下正逐漸收緊的證券行業,降薪指向了經濟下行時期的普遍現狀,學霸身份代表了勤勉和努力,中產身份背后是千萬戶人家的岌岌可危,而房產和房貸的下行,則套上了快速增長的某個基本盤,正在回歸常態的社會現實。
在她遇難的消息下面,有抨擊房價的,有訴說公司壓榨人的,有討論滬漂辛苦的,有談論抗壓能力的,有點評股市走勢的,有指責女孩的不知足以及無風險意識的,更有甚至還給她算了一卦,強調從卦象上就能看清她前途未卜的命運。
實際上,她不幸去世的大量細節難以被證實。
比如跳樓這件事,國貿跳樓的網圖與其無關,中金公司早已回應并且辟謠該員工并非跳樓身亡,而相關的,關于“墜樓女孩”的標簽,則繼續像野馬一樣狂奔,根本剎不住車;比如房貸這件事,背負千萬房貸的截圖來源于知乎,屬于網友張冠李戴,拼湊而來,實際上其房產為打新購入,盈虧并沒有出現劇烈波動;再比如產后抑郁,夫妻雙雙降薪,以及感情不和,多為道聽途說的猜測,既無人證實,也無人證偽。
但這一切都不妨礙一堆蒼蠅就像聞到了肉味,蜂擁而至,在她的訃告周圍嗡嗡個不停。所謂的聊天截圖被當作真相繼續傳播,更多人把流言和謠傳縫合在了一起,將故事推往自己最喜聞樂見的方向。她,一個逝者,就這么被包裝成一個證券公司高知女員工,因為降薪加背負高額房貸,最后產后抑郁,不堪重負縱身一躍的故事。
其實很多問題禁不起細想:跳樓的照片,畫面中是一名男性;券商本來就靠行情吃飯,雙雙降薪也不至于過于影響生活基本盤;上海房市即使出現跌幅,從首付比例看,不至于壓垮一個家庭。
但這些真相,似乎看起來都不那么重要。這是典型的“一死各表”。感慨房產下行的人群,金融圈希望遏制降薪的人群,想制造男女對立的人群,憎惡中產和富裕家庭的人群,將一場不幸的死亡,各自分拆成不同的故事,恨不得將整個故事吃干榨盡,再“錦上添花”一波,以期夾帶私貨,推動某些目標松動,最不濟能給自己帶來點情緒價值也好。
所以我特別好奇,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在意或者憐憫她的不幸離世,有多少人認真分析,辨駁雜蕪的不實信息,有多少人敬畏地看待一個美好生命的消亡呢?
我們這代人,在經濟蓬勃增長和富足的供給中長大,卷是我們生活的常態,不期卻迎面撞上了發展速度的大剎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希望從別人的故事里面,聽到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處境,尋找共鳴和共情之處。
這些我都理解,討論本身也沒什么原罪。但是,能不能就事論事,由已知確證的消息,合理、有邊界地展開討論呢?
想想人都已經沒了,她是不會再起身,激動地向這個世界辯駁的。
不去造謠,可能已經是對逝者最大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