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一陣敲門聲。
母親開了門,見一個快遞員送來了一個蛋糕:“請簽收一下!”
母親反復確認快遞單上的名字,然后開始罵了起來:“天天喊沒錢,還買一個那么大的蛋糕!什么家庭條件,沒事買生日蛋糕吃?”
她一邊簽收,嘴里繼續叨叨:“半年都沒上班了,每天的錢只出不進,我看你就是個敗家子!”
01
我正躺在床上,聽到母親的責罵,突然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昨天特意在網上訂了一個生日蛋糕。
長這么大,父母從來沒有為我慶祝過一次生日。
從小,我被寄養在鄉下,小學和初中都在農村的學校讀書。直到高中,我才考入市里的學校,回到父母的身邊,但多數時間也是在學校寄宿。
畢業以后,我一直在外地打工,每當生日時,總會習慣地給自己買個蛋糕慶祝一下。
今年,我失業了,難得在生日這天能待在家里,滿心期待父母能為我過一次生日,沒想到,母親竟然完全忘記了這個日子,我心中一陣酸楚。
我從床上爬起來跑到門口,把蛋糕從母親手里接了過來,努力平復自己復雜的情緒,忍住淚水,小聲地回答:“朋友的蛋糕,她今天過生日!”
母親看了我一眼,“哦”了一聲,轉身走了。
我提著蛋糕出了門,去麥當勞點了杯咖啡,給自己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
02
畢業五年,我都是在外地上班。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來一趟,也是在鄉下陪爺爺奶奶,難得在父母家住一兩天。
這幾年,我做的是銷售工作,業績不錯,每個月的工資也挺高,除了按月給家里一些生活費,自己也有了些積蓄。
所以,當我失業后,也沒有太焦慮,銀行卡里幾萬的存款,足夠支撐我找到新的工作。
失業的這段時間,我搬到父母家,一住就是半年。這是我長這么大,跟父母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但父母好像不太愿意我住在這里。
夜里,我起床上廁所,聽到父母的對話,我才知道自己在這個家是多么多余。
媽媽跟爸爸抱怨:“這個月生活費又超支了,水電煤氣什么都漲價,現在平白又多了一張嘴。以前她還能給家里分擔一些,現在半年了,一分錢不拿不說,我們還要倒貼她吃喝!”
爸爸說:“你明天問問她什么時候出去找工作?都在家半年了,想著在這啃老可不行!”
媽媽附合著:“兒子上大學要錢,現在她又住家里,不工作又不嫁人,一個丫頭片子,就是個賠錢貨。如果她再不出去工作,我就讓她出去租房住。”
聽著父母的對話,我感到窒息。
03
五年以來,我每個月都將一半工資打給家里,用于弟弟上學。
今年過年,我還拿出三萬塊錢獎金,孝敬他們。
這短短半年時間,他們就否定了我之前對家里的付出。
他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弟弟身上,從來沒有顧及到我的感受。
“五一”弟弟放假回來,母親又是買牛奶又是買水果,餐桌上也全是弟弟愛吃的菜。
她一個勁地給弟弟夾菜,又不停地重復著:“寶貝兒子回來了,想死媽媽了。”
晚上,母親給弟弟拿牛奶,我在客廳看電視。
她突然說了一句:“這牛奶怎么少了一瓶?”然后看向我。
我沒想到,這個年頭還會有媽媽因為女兒喝了家里一瓶牛奶而計較。
我承認了:“下午我拿了一瓶。”下午,我從外面回來有些口渴,沒想那么多,就隨手開了一瓶。
母親聽完也沒說什么,但那看我的眼神,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我:“這牛奶,你不配!”
雖然住在家里,我卻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04
在麥當勞,我想了很多。
從小到大的經歷,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盤旋。
我第一次在學校競賽中拿到二等獎,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卻被他們嘲諷:“只不過是二等獎,又不是一等獎,有什么值得驕傲的?”
我拿到第一份工資1000塊錢,打電話給媽媽時,她說了一句:“才這么一點,你弟的學費要4000多,差太多了!”
在家里,我一直被打壓,一直被壓榨,他們從來沒有鼓勵我一句,關心我一回。
下午,接到前幾天面試的那家單位的電話,他們希望我盡快到崗。
原來,被父母遺忘的生日,也可以帶給我好運!
當天,我就租了一套單身公寓,并從父母那搬了出來。我的行李很簡單,一個旅行箱和一個雙肩包。
臨走時,我一字一句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是我的生日!早上那個蛋糕是我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說完,我轉頭就走。委屈的淚水終究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走出父母家的大門,我突然很輕松,半年的壓抑終于得到釋放。
本想通過失業這段時間,跟父母緩和一下關系,后來才知道,有些事是強求不來的。
我把公寓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把一切安排妥當,我想應該拼命攢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