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撰文丨一視財經 邱邱
編輯 | 西貝
日前,“小罐茶創始人道歉”沖上當天熱搜。在小罐茶12周年發布會上,創始人杜國楹道歉稱:“雖然五年已經過去了,但是這份歉意還是一直在的,當年的‘大師作’如果給你造成誤導,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熱搜一下子喚醒不少網友塵封的記憶,不論喝沒喝過,“小罐茶,大師作”的廣告詞多少都還有印象。所以,為何一個道歉,能帶來這么大的熱搜討論,小罐茶又究竟為何要在5年后,自提家丑,公開道歉呢?
01、霸占電視的“營銷大神”
事情還得從創始人杜國楹說起。名字或許不熟,但說起他做過的品牌,不說用過,但你肯定聽過:背背佳、好記星、壹人壹本、8848,這些當年被當紅明星代言、各大衛視持續播出廣告、知名度迅速響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其背后的創始人全是杜國楹。杜國楹也因此被稱為“營銷大神”。
關于這個稱號,在《詳談:杜國楹》一書中,杜國楹并不諱言:“20世紀90年代的我,確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營銷主義者。”
在上世紀90年代,杜國楹的營銷主義確實給他帶來了第一桶金。作為銷售員,他初入職場,就說服老板拿出大筆資金投廣告,借此成功為公司拓展了天津市場;自己首次創業后,也敢于拿出身家為背背佳在報刊電視上打廣告,通過抓住家長對孩子體態問題的焦慮,迅速占領英姿帶市場,據杜國楹自述,從1997年背背佳品牌成立到2000年的短短3年間里,公司加上全國代理商,一共投入了近9000萬的廣告費用。大手筆的營銷,為背背佳迅速就家喻戶曉,在成立第二年就帶來了4.5億的銷售規模,讓年僅25歲的杜國楹成為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好景不長,2001年杜國楹就因盲目擴張,投資矯姿內衣,資金鏈斷裂,從億萬身價變成了負債4600萬。之前為其帶來巨大成功的背背佳,其有效性也被專家公開質疑。
總結這段失敗的經歷,杜國楹認為自己是陷入了純粹的營銷主義的誤區,為此在2004年第二次創業時,在書頁上寫下“營銷是術,產品是道”,以此激勵自己要以產品為先,沒有產品的1,再好的營銷也只能是0。
從道理上看,杜國楹的認識肯定沒錯,但落到實踐中,在后續的創業里,真真正正的好產品似乎依舊難產。為了抓住家長對孩子學英語的焦慮而推出的英語學習機好記星,雖憑借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當時爆火的外國友人“大山”的代言,在2005年累計銷售額就達到了32億元,但馬上也就被質疑從未與相關教材出版機構取得合作、“五維記憶法”其實并沒有效果……《人民日報》甚至直接怒斥《“好記星”,你在糊弄誰?》。
再到后來葛優代言的“E人E本”電子記事本和“向成功認識致敬”的8848鈦合金手機,雖然瞄準的客群從焦慮的家長變為成功人士,但發展路徑卻沒有改變:大規模營銷打響知名度,產品銷量迅速拉起,但在聚光燈下又將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本質暴露無疑,最終草草退場。
在回顧了杜國楹的創業史后,再看2014年推出小罐茶后,就立刻在各大衛視打出“小罐茶,大師作”的廣告,再到2019年針對小罐茶的質疑“小罐茶的大師累不累”登上微博熱搜。似乎小罐茶也應該步上前述品牌的后塵,在營銷把戲被揭穿后,被杜國楹無情拋棄。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次,杜國楹不但沒有選擇賣掉公司,反而在5年后,出面對當初的廣告道歉,并對媒體堅稱:“小罐茶依舊是我的最后一次創業”。
此前的人生多次起落,換起賽道干凈利落,你很難相信,會是對茶行業有怎樣別致的情懷與熱愛,能驅使杜國楹堅守小罐茶,要了解其間真正的原因,還得回顧小罐茶的創業史。
02、山中無老虎
相較于此前的賽道,茶相對特殊。
這個賽道競爭對手雖多,卻沒有頭部品牌。杜國楹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七萬茶企不及一個立頓,中國最該出一個影響全世界的茶葉品牌。我的終極夢想是讓中國茶走向世界”。的確,酒有茅臺、五糧液,煙有富春山居、和天下,但茶品牌,特別是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高價共識的高端茶品牌卻幾乎沒有。這當然不是因為中國的七萬茶企不想,而是因為茶行業標準化程度低、定價存在高度不透明性,要形成廣泛的高端共識比較難。
具體來說,中國茶文化盛行,茶葉作為重要的禮品品類存在,還存在金融屬性。這極大拓展了“好茶”的價格天花板,但究竟什么是“好茶”,其標準又相對模糊,從產地、氣候,到采摘、制茶、再到茶具、煮茶,雖都有講究,但卻都帶有相當的主觀性。拿原材料來說,中國的茶葉種植還是主要還是傳統的包產到戶的形式,而農民種茶靠天吃飯,茶企每年收購的原料質量自然也會有起伏,成品茶自然也會有差異。這種差異一方面為造假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個品牌很難持續賣出一款高價茶,需要根據年份不斷推出新的“茶王”,多變的供給造成市場共識的混亂。
再有茶葉行業通常還是一門熟人生意。在茶的銷售中,線下茶莊占比最大,根據八馬茶葉和瀾滄古茶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兩家線下門店的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都超過80%。這同生活經驗相符,線下茶莊,憑借多年來不時邀請熟客前來“泡茶”,形成的熟人銷售網絡,占據了消費者的購茶心智。線下的私人渠道領先大型商超,導致渠道領先品牌,也是造成目前茶行業頭部品牌缺失的重要原因。
在小罐茶的創業中,深刻理解茶行業上述特點的杜國楹祭出了最簡單的打法:大師作。茶有各種各樣的標準,對外行人來說學習成本極高,但以大師作為小罐茶的符號,立刻就建立起了同用戶的高效溝通。走遍各大茶山尋訪大師、請來日本設計師引領茶行業的罐裝革命、聘用蘋果設計師設計線下體驗店、拋開復雜的茶品定價體系進行全國統一的標準化定價,杜國楹的系列努力就一個目標:把小罐茶同大師勾連,進而同高端、高價勾連,為不懂茶、只想送禮的消費者提供最簡單易行的購茶選擇。通過對送茶需求的精準滿足,小罐茶銷售額迅速上漲,在2018年就超過了20億元。
03、自救還是自棄
2019年,小罐茶被質疑“大師累不累”后,公司曾回應說,“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去炒茶。此番爭議后,較長一段時間里公司對小罐茶的具體銷售額都諱莫如深,雖然在2021年杜國楹曾表示銷售已經恢復至巔峰水平,但多年來也依舊沒有公布具體
不過就門店數量來看,最近半年,小罐茶正在迎來閉店潮:從2023年12月到現在,其門店總數由1002家下滑至626家,半年內已關閉376家門店。就小罐茶瞄準的高端送禮市場來看,連茅臺都要面臨“飛天”價格的狙擊,高端小罐茶的銷量想來也不會特別理想。
也就是說銷售不佳、門店關停或許才是杜國楹道歉的真正原因。
一路走來,杜國楹何以成功?靠的無一不是成功的營銷、巨大的流量,此番小罐茶再臨困境,杜國楹當然容易想到重操舊業,用流量救一把公司,從效果上看,杜國楹不愧為“營銷大神”,又一次把小罐茶推到了聚光燈下。借助道歉,杜國楹把自己在發布會上宣傳的超級工廠、接受公證機構監督的茶品牌、為霸王茶姬開源專利等等事項都推到了公眾眼前。用超級工廠中的自動化機器人制茶取代失去“大師”后的尷尬,同公證公司簽約保證自己的價格體系仍將維持,同霸王茶姬合作為自己和年輕人、和新茶飲之間建立連接的紐帶。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說杜國楹是在道歉,倒不如說又是其營銷技術的又一次展現。
不過正如2019年《人民日報》對小罐茶“大師作”的銳評,多“做”少“作”,道歉引來流量之后能不能救起小罐茶,最關鍵還要看產品,看杜國楹到底怎么“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