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夏日,傍晚時分,蕓娘細心地用小砂囊裝少許茶葉,放在荷花的花芯里,第二天早上取出,煮收集的雨水泡荷花茶。
這是《浮生六記》里的片段,彼時,蕓娘和沈復借住在朋友的蕭爽樓,寄人籬下,日子拮據,可蕓娘依舊心懷熱愛。
清風拂面,荷香氤氳,每每想到晨光熹微的拂曉,蕓娘駕著小舟取荷花茶的情景,就不由得被這個可愛的女子感動。
蕓娘起早收獲荷花茶,袁枚起早為閑適,唐寅起早因熱愛,每一個起早都有風景,我們一起去邂逅時光里的故事吧。
01
起早殘燈在,門關落日遲。
雨來蟬小歇,風到柳先知。
借病常辭客,知非又改詩。
蜻蜓無賴甚,飛滿藕花枝。——清 袁枚《起早》
簡譯: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殘燈猶在,傍晚的時候早早地關了門,天陽還沒有落山。
夏天,陣雨來臨之前,密葉里的蟬暫時停止鼓噪,和風剛至,柳枝就搖曳生姿起來。
不想會客時,就稱病不出,有所覺悟,知道了昨日的錯,就又再次刪改自己的詩作。
荷塘上的蜻蜓是多么頑皮可愛,它們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起飛落在荷花的枝梗上。
賞析:
袁枚是清代著名詩人,任江寧縣令時,機緣巧合構得小倉山下的隋氏廢園,加以修葺后,按隨園就勢之意取名隨園。
“使吾官于此,則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則日日至焉”,袁枚極其喜歡這座園子,知不可兼得,39歲就辭官歸隱。
無案牘之勞神,無絲竹之亂耳,他在隨園澆花種竹,讀書著述,以文會友,還筑了一座名為“小倉山房”的藏書樓。
這首《起早》即作于退隱后,他是一個隨性的人,有放蕩不羈的個性,不愿意受官場約束,愿意過隨緣自適的生活。
“不著衣冠近半年,水云深處抱花眠”,不受約束,隨心而行,悠游自在,袁枚終于過上了茶酒詩書畫的理想生活。
“蜻蜓無賴甚,飛滿藕花枝”,這個早起的清晨,入眼的風光是那么的清新靈動,就如他彼時的心情:清新又明朗。
02
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
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明 唐寅《惜花春起早》
賞析:
三月,海棠睡,繡球落。海棠花盛開的時候,春天已經接近了尾聲。
時光飛逝,苒苒物華休,花開有期,花落無聲,不經意間就是一年。
花謝了,還會再開,光陰去了,卻再也回不來了,豈是金錢可衡量?
惜春長怕花開早,喜花開,怕春去,留不住時光飛逝,年華如水逝。
所以,這個春天的拂曉,家人還在酣夢中時,詩人就已經早起床了。
雖然沒有夜來風雨聲,可他還是擔心,只怕夜里海棠花悄悄地凋謝。
“愛月遲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唐寅愛花,愛到不眼不休。
因為他懂得“明月易虧花易老,月中莫負賞花心”,所以才更珍惜。
唐寅有才華,詩書畫俱佳,可惜仕途坎坷,際遇堪悲,郁郁不得志。
親人又接連離他而去,可他并非一無所有,他還有滿室圖書和書畫。
他在自己的藏書樓里讀書著述,畫水墨丹青,殫精竭慮,廢寢忘食。
雖然人生失意如此,但唐寅依舊滿懷熱愛,就如這首《惜花春起早》。
后記:
小時候,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早起,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
歷盡千帆歸來后,早起,泡一杯茶,坐在沙發里構思一篇文章……
這是當代作家汪曾祺的生活片段,每一日的早起都不曾辜負過。
“小窗一梳新月,影在梅花樹東”,早起,總會有別樣的風景。
袁枚和唐寅都是隨性的詩人,骨子里自帶放蕩不羈的處事情懷。
他們才華橫溢,他們也隨緣自適,每日起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參考資料:
《小倉山房集》
《唐寅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