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全球經濟似乎陷入了比爛的時代。
從美聯儲2022年暴力加息以來,不斷擾動和沖擊全球經濟,現在的全球出口貿易低迷,經濟復蘇遲緩,地區沖突加劇,隨著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全球經濟上方時刻籠罩著陰霾。
毫不夸張的說,全球都在等待美聯儲的降息,就像一個非常干旱的地區非常渴望下一場大雨,但美聯儲每次的操作都令人驚呆。
7月5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的數據,這一次美國把“數據造假”這件事赤裸裸、毫不掩飾的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美國勞工部表示要大幅修正今年4月和5月的數據,4月份的非農數據從16.5萬人修正到10.8萬人,5月份的非農就業從27萬人修正到21.8萬人。
說這是“修正”都是夸美國了,實際上就是公然的數據造假,短短2個月非農就業減少了11萬人。
6月份的數據就更假了,美國6月建筑行業新增加2.7萬人,而過去一年美國建筑行業單月新增加就業是2萬人,6月突然上升到2.7萬人,難道是建筑行業突然爆發了?
事實卻恰恰相反,從2024年以來,美國的建筑行業持續走低,新建住宅開工數量跌幅超過20%,整個建筑行業的數據都是一路下降,建筑新增就業竟然還能逆勢增加?
還有2023年四季度美國加州數據造假,加州立法分析辦公室(LAO)統計的數據是就業崗位縮減3.2萬人,而美國聯邦政府統計的數據是新增加11萬個就業崗位。
然而,這些消息還沒發酵就被強行按下去了,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幾乎就是明著告訴全球世界:我在數據造假。
可以說,美國的經濟數據造假已經是攤牌了,徹底不裝了。
不只是非農就業數據,美國的GDP增速數據也很假,今年一季度,美國GDP增長2.9%,但是美國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卻下降3%-5%。
尤其是3月份的用電量,環比下降5.5%,同比下降3.6%,但是GDP卻依然能實現正增長。
再來看我國,今年一季度我國用電量同比增長9.8%,而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
可以發現,美國的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不僅不匹配,而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顯然不符合經濟規律。
有人說,美國的經濟支柱是金融服務業和高科技行業,這些行業用不了多少電。但是,美國的居民用電、商業用電以及工業用電都在下滑,況且美國現在主推的AI人工智能,其耗電量遠高于居民用電。
人工智能不僅耗電,而且是電老虎,美國的ChatGPT每天的耗電量高達50萬千瓦時,相當于美國近2萬戶家庭用電量,特斯拉CEO馬斯克警告稱:美國可能在2025年沒有足夠的電力為計算機芯片供電。
所以,美國的GDP增速、非農及其他數據存在著明顯的造假,而美國經濟數據公然造假,背后目的只有一個:通過美元潮汐收割,保證美元霸權的全球運轉。
美聯儲加息與降息,都要參考兩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一個CPI(通脹率),另一個是非農數據。
如果美國CPI持續下降,非農數據持續走低,那么美聯儲就會考慮降息,反之亦然。
美國把非農數據強行維持得很漂亮,就是為了維持當前的高利率,維持“強勢美元”地位。
從歷史過往經驗來看,美元潮汐通常按照降息、加息、再降息的舉措來實現美元的全球收割行為,昔日的拉美經濟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都是美元潮汐的手筆。
收割一兩次,很多國家會防不勝防,但是每次都這樣玩兒,大家必然會有防備,尤其是這一次很多國家和我國開展貨幣互換,大大緩解了美元債務,降低了美元潮汐的收割效果。
當下,美元潮汐卡在了加息的環節,加息不敢加,降息不甘心,左右為難,騎虎難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維持5%以上的高利率,繼續虹吸全球資金,試圖繼續拉爆其他經濟體,為自身龐大的債務窟窿“輸血”。
所以,為了不降息,就要有數據支撐,美國的各項數據就被粉飾得很漂亮,實際卻是另一番景象,即使公然造假也在所不惜,畢竟造假也不是一兩次了。
如果有一天,美國的各項經濟指標都向下,說明美國可能真的要降息。
最近美國的花旗銀行發布了美國降息路徑圖,花旗認為美國會從9月開始降息,連降8次,這何嘗不是一種“逼宮”,意思就是:美聯儲你趕緊降息啊,銀行業真的撐不住了。
那么,美國接下來會不會降息?目前來看,9月降息的概率很高,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