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2年,正值漢武帝統治的暮年,長安城被一場史稱“巫蠱之禍”的陰云籠罩。
在這場災禍中,太子劉據不幸成為奸佞構陷的犧牲品,他因被江充陷害而倉促起兵,意圖據守長安,卻最終兵敗自盡,其母衛子夫亦隨之悲愴自縊。
劉據一脈幾乎斷絕,僅余尚在襁褓、命懸一線的皇曾孫劉病已幸免于難,而長安城內數萬無辜臣民亦慘遭牽連。
由于案情錯綜復雜,朝廷自四方廣征人手,以徹查此案。丙吉身為廷尉監被召回長安,肩負起主管監獄并深入審理的重任。
在昏暗陰冷的牢獄深處,丙吉偶然發現了被遺棄于污穢稻草之上的皇曾孫,丙吉心生憐憫,于是與家人輪流到獄中照料孩子。
后元二年(前87),漢武帝生了重病。有人上書說長安監獄中有天子氣,多疑的漢武帝竟然下令將關押在長安監獄中的犯人一律斬殺。
內謁者令郭穰受命后,連夜趕到丙吉主管的監獄執行帝旨,不料丙吉竟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關閉監獄大門,拒絕使者進入。
他隔著墻壁高喊:"皇曾孫在這里,其他人因為虛無的名義被殺尚且不可,更何況這是皇上親生的曾孫子啊!"
雙方僵持至天明,郭穰無奈返報。武帝聞訊,神志稍復,感嘆:“此乃天意借丙吉之口,警醒于我也。”遂赦免天下,亦寬恕了丙吉的違抗。
隨著丙吉主管的監獄門扉大開,劉病已終于擺脫了囚徒的身份,但也只是個落難的皇孫,當時也只有五歲,無父無母,無權無勢,更沒有自理能力。
幸運的是,他總能遇到貴人,第一貴人就是丙吉,沒有丙吉,他可能早就遇難了;后來去了掖庭,劉病已又認識了人生中第二個貴人掖庭令張賀。
張賀不僅在職權范圍內處處優待劉病已,資助他讀書游學,還張羅著操辦劉病已的婚事。
因為劉病已身份特殊,且是一個空頭貴族,貴族百官都不愿意將女兒下嫁于他。直到張賀遇到了小吏許廣漢,得知他有個女兒叫許平君,便向許廣漢提了親。
因張賀是自己的上級,又考慮到劉病已雖然落魄,但畢竟是皇室血統,日后存在咸魚翻身的可能性,于是許廣漢同意了這樁婚事。
元鳳六年(前75年),劉病已正式迎娶許平君為妻。兩人一見鐘情,第二年便生下一個兒子。
丙吉這邊與劉病已分開后,擔任大將軍霍光的長史,在霍光身邊經歷宦海沉浮。
元平元年(前74)四月,年輕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沒有留下子嗣,大將軍霍光奏請皇后征漢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為新皇帝。
但是劉賀即位后荒淫無道,霍光以淫亂多罪而廢黜了他,霍光與張安世等大臣多次討論繼承人人選。
除了早死的劉據,劉弗陵一支已經絕嗣,劉賀一支被實踐排除了:廣陵王無能無德;燕王劉旦謀反自殺,屬大逆不道。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太子劉據這一支的人選了,而這一支的人選只有剛滿18歲的劉病已一人。
丙吉及時抓住機會向霍光進言說:"武帝臨終前的遺詔中已認可皇曾孫劉病已,且他現在已十八九歲,通經術,有美才,舉止有度,名聲在外。"
霍光也覺得劉病已不論從血統,還是才干上都適合做皇帝,于是便和眾大臣上奏皇太后立劉病已為天子,劉病已即漢宣帝。
鑒于霍光多年執掌朝政的威望,加之其對自己登基的鼎力支持,劉病已登基后,以年幼未更為由,將國家大政暫交霍光代理。
追溯往昔,霍光深受漢武帝信賴,最終成為托孤重臣。自八歲漢昭帝劉弗陵登基起,他便獨攬軍政大權,史稱“政事皆決于霍光”,一時權傾朝野。
在霍光的治理下,國家政治穩定,經濟漸復元氣,但其嚴厲不茍、獨斷專行的作風,也讓他在朝野間留下了強勢而不近人情的印象,使得上下皆感壓抑與畏懼。
劉病已早年流落民間,對霍光的權勢與威望早有耳聞,心中難免生出戒備。
登基后,他更是將霍光視為皇權潛在的威脅,但憑借著對世事的深刻理解與隱忍,他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卻謹慎布局。
而霍光身處權力巔峰,往往難以聽到真實而誠懇的聲音。
因此,霍光對自身的逐漸孤立與被誤解渾然不覺,更未意識到自己在權力的漩渦中,已沾染上諸多政治陋習,如過度干預皇權,甚至試圖將愛女霍成君送入宮中為妃。
面對霍光集團的步步緊逼,尤其是關于立后的提議,劉病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兩難境地。他既不愿得罪霍光,又不愿背棄對發妻的深情厚意。
最終,他以一則寓意深遠的“故劍情深”詔書,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贏得了朝臣的支持,許平君得以被立為皇后。
兩年后,霍光之妻為奪后位,竟買通女醫,在許平君產后用藥之際,暗中投毒,致其不幸離世。
劉病已痛失摯愛,誓要查明真相,但面對重重阻礙與復雜局勢,他雖竭力追查,卻終未能揭露全部真相,只能悲痛地追封許平君為“恭哀皇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就此落幕,而權力的斗爭仍在繼續。
許平君死后,霍成君成為新皇后。
她深知夫君心中那份對亡妻許平君的深情,便以許平君為楷模,力求在言行舉止上與之相近,以期慰藉夫君的心靈。
這一切努力,卻終究未能觸動劉病已心中那份難以撼動的愛意。
劉病已深知霍成君背后的家族勢力龐大,自己尚不具備與之硬碰硬的實力,因此他選擇了隱忍與韜光養晦。
在外界面前,他展現出對霍成君的親密與疼愛,甚至包容其不足,營造出一種愛情轉移的假象,這令霍光深感欣慰。
對于霍氏家族,劉病已初期給予了極高的尊寵,不僅在物質上慷慨賞賜,更在官職上廣泛提拔霍家子弟,使霍家勢力遍布朝廷。
霍光逝世后,西漢王朝的天空開始醞釀著巨大的變化。
許皇后的死因成為了這場風暴的導火索,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劉病已開始有計劃地削弱霍家勢力,最終通過一系列政治手腕,徹底鏟除了霍氏家族。
霍成君皇后也未能幸免,她被廢黜后囚禁,最終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霍光家族的興衰,是皇權與相權之間復雜斗爭的縮影。霍光雖功勛卓著,但其權勢之盛,已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皇權的尊嚴與權威。
加之霍家未能適時收斂鋒芒,與皇帝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理解,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而劉病已作為一位精明強干的皇帝,他通過巧妙的政治手腕和深沉的城府,成功地將霍家勢力連根拔起,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再次回望這段歷史,不禁對劉病已的殺戮行為產生深思。
劉病已的后半生,在歷經了跌宕起伏的童年、少年時光以及與權臣斗智斗勇的激烈歲月后,轉而步入了一段相對平穩而輝煌的統治時期。
他不僅是西漢“昭宣中興”時代無可爭議的主角,更是以其獨特的治國理念,與卓越的政治才能,引領國家走向了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
自幼生長于民間,劉病已對百姓的疾苦有著深切的體會與同情。
因此,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中,他始終秉持勤儉治國的原則,力主廢除那些繁苛的法令,頻繁地減免田租與算賦,以減輕民眾的負擔。
他積極招撫流亡百姓,鼓勵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使得西漢王朝在他的治理下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加強皇權與整肅吏治方面,劉病已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魄力與智慧。
他設立了治御史這一職位,專門負責審核廷尉量刑的輕重,以確保司法的公正與嚴明。
同時,他大力選拔賢能之士,充實官僚隊伍,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與服務質量。
在思想文化領域,劉病已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召集了眾多著名的儒生,在未央宮中講論五經的異同,促進了學術的繁榮與思想的統一。
在對外關系上,劉病已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戰略眼光與外交手腕。他聯合烏孫等西域國家,對匈奴發起了有力的打擊,使得邊境地區逐漸恢復了安寧與穩定。
同時,他還積極開拓西域疆土,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將現在的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了西漢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
在劉病已的統治下,漢朝的政治環境變得清明而有序,社會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財富充盈,外交成就斐然,真正實現了“功光祖宗,業垂后嗣”的宏偉目標。
后世史家對劉病已的治世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他的統治時期是西漢王朝的中興之治,為漢朝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文夏日征集令#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