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jīng)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買地孤村結(jié)草廬,蕭然身世落樵漁”,56歲那年,陸游罷官退隱山陰老家,置地結(jié)廬,躬耕隴畝,過上了打魚砍柴的田園生活。
彼時,陸游將其三山別業(yè)周圍的十余畝園林,分為四個園圃,養(yǎng)花、種菜,略懂藥理的他還栽種了草藥,自用之余猶可補貼家用。
“壯志可憐成昨夢,殘年唯有事春耕”,人生遲暮,過往種種皆以成昨,彼時的陸游寄情山水,小園里播種了希望也承載了愁緒。
01
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
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宋 陸游《小園》
簡譯:
菜園里長滿了青草,連綿不絕,一直連接到鄰居家,彎彎曲曲的小路旁,遍布枝繁葉茂的桑樹和柘樹。
躺臥在床上讀陶淵明的詩卷,還未讀完,就見窗外飄起了細雨,趁著涼爽,去菜園里給瓜地松土除草。
賞析:
讀陸游此詩,不由得讓人想到陶淵明的田園,主打一個閑適,瓜田長滿蔓草,就如看到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那繁茂的桑柘,仿佛讓人看到了陶淵明的“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而讀陶詩即是陶淵明的“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微雨鋤瓜,就是陶淵明的“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風是好風,雨是好雨,放下詩書,乘涼去勞作,恰如其時,剛剛好。
懶向青門學種瓜。陸游是不屑學邵平那樣在京城的青門外種瓜的,但是,這瓜重在山陰的小園里,他還是樂意去精心侍弄的。
02
村南村北鵓鴣聲,刺水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萬里,卻從鄰父學春耕。——宋 陸游《小園》
簡譯:
斑鳩咕咕的叫聲,響徹村南村北,秧苗露出水面,葉尖幾乎與水面齊平。
為了理想,走遍萬水千山,可最終卻是回到老家,和鄰居老翁學習耕種。
賞析:
鵓鴣又名斑鳩,斑鳩鳴,芒種至,仲夏始,開始種植水稻、小麥等有芒的作物,故陸游說新秧漫水平。
人間草木深,這是一個生機蓬勃的時節(jié),觸目皆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田園風景是如此清麗寧靜。
可是,彼時的陸游的卻是意難平,他有滿腹經(jīng)綸,又豈甘終老田園,白白蹉跎歲月,他有理想和抱負。
可是,有心報國,無路請纓,雖然不甘心做一個文人,可是,郁郁不得志,他無處施展他的滿腹才華。
就如辛棄疾“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般,陸游“卻從鄰父學春耕”,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雖壯志難酬,屢遭排擠,但他刻在骨子里的家國情懷卻從未改變。
后記:
幾番起落總不平,宦海沉浮,56歲辭官后,陸游有過短暫的出仕,不久又被削職罷官,僅有一年入京修史,78歲致仕不再出。
雖然遠居山陰,可是他始終沒有放下收復大計,時刻關注北伐狀況,寫詩勉勵辛棄疾協(xié)助韓侂胄,聽聞朝廷出師,他興奮不已……
“窄窄柴門短短籬,山家隨分有園池”,秉燭夜讀也罷,田園耕種也好,都不能令其釋懷,他心心念念的,只有王師北定中原。
“西窗忽聽空階雨,獨對青燈意未平“,他的愁緒,不經(jīng)意間就是眉頭心上,就如其詩曰“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參考資料:
《宋史 陸游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