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微信,讓被騙了五年的老人知道了真相:在郵局預訂新發(fā)行的郵票,是要按照售價多退少補的。
也就是說,預訂新發(fā)行郵票提前交給郵局的200元是預付款,即售價高于這個金額需要補交給郵局錢,少于這個金額郵局則會給用戶退錢。
就是這樣一個執(zhí)行了幾十年的郵票預訂政策,在蘭州市安寧區(qū)郵局預訂的老年集郵者們竟然完全不知道,退款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
2018年郵票年冊售價190.9元,退19.1元。
2019年郵票年冊售價186.3元,退23.7元。
2020年郵票年冊售價164.4元,退45.6元。
2021年郵票年冊售價173.6元,退36.4元。
2022年郵票年冊售價166.3元,退43.7元。
2023年郵票年冊售價159.4元,退40.4元。
一位用戶如果預訂了六年的郵票,那么他一共可以得到208.9元的退款,而實際的情況是,這些用戶一分錢都沒拿到,相當于每年花200元買了一本年冊(2023年以前為210元)。
事情曝光于蘭州市安寧區(qū)集郵者所在的微信交流群,當有部分集郵者問起2023年預訂款什么時候能夠退錢時,一些才使用上微信的老年集郵者才發(fā)現,自己多年來從沒有收到過退款。
隨著問詢人數的增多,一些細節(jié)也逐漸浮出水面,這些老年集郵者除了沒有收到過退款外,本該作為憑證的預訂存折也從沒有聽說過。
由于以前負責郵票預訂的員工已經退休,新接管人員便幫群內的預訂戶去咨詢退款,沒想到迎來的卻是交流群的解散。
其實說到這里問題已經很明顯了,在整個預訂流程中,一些人或機構截流了每年郵政本應退給預訂戶的錢,受限于老年人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閉塞,于是很多老年預訂者根本就不知道預訂郵票有“多退少補”這回事。
按照一個人六年退費208.9元計算,1000人就有20.89萬元,這還僅僅是年冊,如果加上小版和大版預訂,這些金額只會更多。
雖然算起來金額已經不少,但這也只是最好的一種可能,結合很多預訂戶見都沒見過預訂證這個事實,只怕這些老人根本就不是預訂戶。
因為第三方市場上的年冊遠比發(fā)行方郵政給的價格要低,如果拿預訂款直接購買市場上的打折年冊,那么折扣就是實打實的利潤。
以2023郵票年冊計算,在郵局預訂時的價格為159.4元,可到了第三方卻只要90元,中間差了69.4元。
也就是說,一些人完全可以拿著這筆錢去投資別的,一年后再低價從第三方平臺購買打折年冊兌換給“預訂戶”。這樣用戶也能拿到想要的郵票,預訂時也不用擔心郵政名額限制,中間商更是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如果再加上沒有退給老年集郵者的退款40.4元,那么僅2023年一個預訂戶就能帶來109.8元的收益,1000人就是10.98萬元,簡直是無本萬利,只怕沒有任何投資品可以比擬。
好在這些預訂戶知道了多退少補這個消息,陸續(xù)向營業(yè)員索要到了幾年累積的退款,只是能看到消息的預訂戶要到了錢,沒看到消息的預訂戶又有誰管?既然沒有預訂證,只怕這筆糊涂賬也就算不清了。
大多數集郵者是善良的,即使東窗事發(fā)也沒有想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只要把錢要回來就已經很滿足了。
可作為蘭州郵政,現在退錢也好、員工退休也罷,都不應該成為這件事的結束。事情是一個人的行為,還是整個部門的同謀,是安寧區(qū)出現的個例,還是全國郵政都存在的慣例?
六年的預訂退款不清不楚,預訂戶需要一個交代,郵政更需要一個交代,如果堵不住事情發(fā)生的漏洞,只怕日后還會有更多類似的事情,到時候可能就不是退錢退休就能堵住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