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兩天,百度的蘿卜快跑進入武漢,引發了網約車司機的集體抵制。這場景似乎似曾相識,曾經,的士司機也這么抵制過網約車,他們還抵制共享單車,成批成批地將共享單車扔到荒郊野外。
那時候我們憎惡的士:繞路、拒載、坐地起價、不打表。當然,背后還有畸形的準入機制。
曾經的那些抱怨,很快被網約車市場整頓。現在的網約車整體來說更加干凈便捷,價格低廉,連發現司機話多,你按按手指都能輕松投訴。
這次,網約車2.0來了,大家開始慌了。如果說珍妮紡織機在歷史書上只是一個故事,汽車替代馬車也只是一段過去,智能手機汰換諾基亞無關生活基本盤,但無人駕駛,卻已經開始發生在我們身邊——它足夠扎眼,讓人想選擇性忽略都很難。
近兩年,經濟市場整體比較低迷,更多的人則把網約車當成了一種退路,或者是某種退路的意象,用于口頭調侃。
畢竟,網約車司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技術工種,至少你需要掌握一門駕駛汽車的手藝,其次還需要一輛車,這是原始資本積累的起步門檻。怎么看,它都能保護你在大浪淘沙的裁員潮中,進可攻退可守。
二
對蘿卜快跑最驚惶的人群,恐怕也正是這批,發現連段子都逐漸失守的中產階級。他們擔心的其實根本不是無人駕駛,而是無人運營、無人產品、無人公關、無人法務、無人律師、無人記者、無人程序猿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的介入,讓原有社會工種走向消亡。
在他們看來,缺少機會,競爭烈度加強的時期,人工智能技術無疑是一種硅基對碳基生物的圖窮匕見。屆時,原有崗位用工需求將急劇下跌,何去何從會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新的問題。
實際上,沒有人能夠阻擋時代進步的車輪。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如果為了保住馬車夫的工作,就阻礙汽車工業的發展,自然得不償失。
是,對于未知,誰都害怕。它無關于科技倫理,無關于技術革命,關系著更多人虛無縹緲的明天。時代向前,面對個體的陣痛,是保就業還是心無旁騖地擁抱新技術,難免還是讓人踟躕。
這惶恐的人潮里,站著渺小的我們。
三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在阿拉伯這個地方,由于氣候干旱,水就成為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進入中東之前,中東的水資源更多依靠部落首領建立起蓄水池,收集雨水,以供不時之需。
由于存儲衛生環境尚佳,于是傳染病肆虐,升級設備并且解決水問題,就成為時代不可阻擋的車輪。
為此,奧斯曼帝國的精英們開始使用技術打造基建,試圖拯救飽受水資源匱乏困擾的中東地帶,其中包括引進了大量的現代供水系統,包括引水渠、自來水、海水凈化器等等。
這些現代化的改進,卻遭到了當地人的強烈反對。當地貴族建立蓄水池,本身即為了向外兜售昂貴的水,這一行為也觸犯了他們生意的基本盤。于是轟轟烈烈的引水渠投毒、破壞工作就此展開,使得奧斯曼帝國的現代化工作大幅破滅。
這個故事的后半段可能大家多少都知道。中東這片富饒之地,發展陷入了某種停滯不前的境地,而曾經大家憎惡的引水渠,到20世紀上半葉之后,阿拉伯半島從奧斯曼帝國分離之后,現代性的飲水基建還是逐漸進入了這個地區。
四
時代確實太快。30年前,第一批的商品房剛剛投入市場,大家還在用大哥大和BP機,自行車和摩托車是主流的交通工具,去遠方還需要坐綠皮火車。
那時候誰能想到,手機移動端能隨時隨地交互,越過短信和電話,就能聯系到世界任何一個終端的人們;誰能想到,購物居然可以不用去實體店,手指滑動幾下就能輕松送到家門口?
活在當下的這代人,從出生開始,就在接受變化,擁抱變化。我們是借助時代革新紅利,在富饒和充沛的物質生活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在某個歷史長河的片段里面,因為技術革新,打破原有生活軌跡,我們作為和平年代的既得利益者,極容易成為了破壞引水渠的那波人。
這都會是一段小插曲。人不能被水憋死,就像的士阻止不了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我們也阻止不了該來的明天。
潮水會推著我們去往未知之處。最好的對策,就是抬頭,蹬腿,在浪花里面,用力地去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