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車企銷量數據出爐,這是各大車企交上的一份成績單,對于“看銷量選車”的消費者有著非同尋常的參考意義。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合資燃油車日薄西山,2024年的車市有多卷?刺刀見紅,血雨腥風,這份成績單都是帶著血的。是競爭,是商戰,見高下,也分生死。這份成績單表面看是銷量,實則是各家“諸侯”的“疆域圖”,可以借此說一說“天下大勢”。
第一名:比亞迪
比亞迪表面上是第一,而實際上,第一名也無法完全體現它的優勢。就好像學霸的一百分,是因為卷面只有一百分一樣。比亞迪的隱形優勢有兩點,第一,它半年來160多萬的銷量全部都是新能源車!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相較于其他傳統車企,比亞迪早已經完成了轉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燃油車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也就是說在車企的銷量構成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越高,其銷量數據的含金量就越高,而比亞迪的新能源占比是100%。而現在,普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第一個想到的是比亞迪,而且在一番斟酌、比較之后,也會發現,最為穩妥的也是比亞迪。
其次是比亞迪的規模優勢,今年的價格戰其實就是比亞迪發起的,榮耀版上市,直接打出了合資品牌要不起的價格。之后是秦L(參數丨圖片)和海豹06,第五代DM混動車型。10萬元的價格,2.9L的油耗,加上不錯的動力、隔音和舒適,而且經過拆解之后用料厚道全無短板。關鍵是這樣的產品,這樣的價格,比亞迪是可以盈利的。可以說比亞迪以一己之力拉升了造車門檻——在中國造車,你需要有這樣的技術底蘊,這樣的成本控制能力才有資格上牌桌。
二、合資三強
所謂的合資三強,是我個人使用的稱呼,分別是排在第二的大眾,排在第六的豐田和排在第八的本田。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眾指的是南北大眾之和,豐田也包括了一豐廣豐,本田也包括了廣本東本。
曾幾何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要在排行榜前三占兩個名額的,現在加起來也沒干過比亞迪。想當年豐田、本田也是如此,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都要分開計算。而現在,比亞迪一家能抄日系全家。所以,南北大眾、日系三杰的稱呼已經不符合時代了,大眾、豐田、本田可以暫時稱之為合資三強,而曾經日系三杰的日產只能排在第十二位,而且銷量就靠一款軒逸苦苦支撐,已經沒有上桌的資格了。
大眾的純電車型在降價之后,還是有一戰之力的,不過目前銷售的主力還是老舊的燃油車型——正好是比亞迪要顛覆的對象,所以前景很難被看好。
豐田、本田在新能源領域可以說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市占率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有目前這樣的銷量,一是靠降價,二是靠此前積累的消費慣性。日系在華銷量還會進一步萎縮,在被奪走了“省油”的標簽之后,日系車丟掉了最后一個賣點。
在新能源賽道上,目前所有的合資車型都不具備和國產品牌正面競爭的實力,這也是我們中國新能源在歐美遭遇制裁的主要原因。合資三強目前還能留有部分地盤,靠的還是“祖輩余蔭”,隨著合資光環的褪色,銷量也會進一步下滑,結果不可避免。
三、自主三強
自主三強分別為奇瑞、吉利、長安。銷量從高到低分別為105.77萬,95.57萬和80.90萬。長城雖然也進了前十,但是半年銷量還不到50萬,目前只能算作第二梯隊。比亞迪并不在三強之列,我很早之前就點評過自主品牌,是一超多強的格局,比亞迪前面的兩大隱形優勢我說了,列為一超并不為過吧?
自主三強雖然銷量有高有低,但是核心競爭力都不弱,在各個價位區間都有相對過硬的產品。比如說緊湊級轎車,奇瑞有風云A8,吉利有銀河L6,長安有啟源A05,對標秦PLUS和秦L,都沒有被甩開代差。三強在產品層面和比亞迪同屬第一梯隊,所以保住市場份額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有能力搶到更多蛋糕。不過三強面臨的問題也是相似的,就是新能源的轉化率問題,三家依然是以傳統燃油車為銷售主力,新能源銷量和造車新勢力相比優勢并不明顯。
四、其他
1、長城:車沒問題,但是不會營銷。如果長城只造車不說話,銷量口碑都會更好。長城不是不造轎車,歐拉好貓閃電貓都屬于轎車,不過長城并沒有正經造轎車,比如說對標秦PLUS、風云A8、銀河L6和啟源A05的插混產品。產品過于小眾,過于追求特立獨行,長城是有資格,有能力進入自主多強之一的,不過現在確實沒做好,只排在第七。
2、特斯拉:雖然主銷只有3和Y兩款車,但銷量依然沖到了前十。不過話說回來,即便特斯拉發布了Model 2,Model 4,銷量也不會有太大起色。買2或買4的那些人即便沒有2和4他們也是會買3的,選擇特斯拉的人永遠都會選擇特斯拉,而不買特斯拉的人,大多也不會因為它降價而選擇。特斯拉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和國產新能源正面競爭的品牌,不過它在國內,只能在前十里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市場已經沒有它翻江倒海的機會了。
3、上汽:上汽的銷量里包含了榮威、名爵、大通、智己、飛凡等子品牌,上汽目前也面臨著轉型的陣痛,幾大子品牌都有能打的產品,卻都沒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站穩腳跟。不過即便這樣,上汽依舊站穩了上半年銷量前十,可見其底蘊深厚。不過上汽的子品牌過于分散,發力不集中,相互之間難以形成合力。榮威、名爵等品牌在國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相比上汽的未來不會太差。
寫在最后:除了目前已經進入前十的這十家車企之外,還有很多有實力的車企品牌在蓄勢待發。比如說問界,M9一款售價近50萬的車銷量能穩定過萬,理想雖然MEGA失敗了,L系列依舊保持著不錯的競爭力。蔚來有換電作為護城河,小鵬有20萬級的全域智能駕駛,零跑、哪吒都掙扎過了生存線,產品也有很高的性價比。2024的車市,嚴格來說不叫內卷,而是神仙打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