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照相機發明之前,人們只能通過畫畫來捕捉和記錄現實世界的視覺景象,畫作對現實到底還原了幾分,作者又通過畫作表達怎樣一種情緒
呢?
這個時候光看畫或許就不夠了,下面這組名畫和現實的對比,或許能讓你對名畫的理解加深
一些!
《吶喊》,愛德華蒙克,1893年。
畫作取景于挪威東南部的奧斯陸的厄克貝里山,山下是奧斯陸海灣,作者當時爬山的時候累的一批,自己又跟不上朋友的節奏,加上落日時血一般的晚霞,心情變得異常焦慮和不安…
《羅馬的Via della Luce》,埃托雷·羅斯勒·弗朗茨 ,1880年
。
這棟房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至今日,除了重新翻修了之外,整體布局沒有什么變化
。
《羅馬特萊維噴泉》,喬瓦尼·保羅·帕尼尼。
現在照片和這幅18世紀創作畫作相比,雖說過了接近300年,但周圍的環境變化不大。
《下雨天》,柴爾德·哈薩姆,1885年。
除了多了一些綠植和現代化電氣設備,以及街上馬車變成了汽車外,波士頓街頭的變化并不大
。
《圣瑪利亞教堂》,達利,燈塔仍是舊時模樣。
懸崖峽灣,沙灘與小漁船,仍可見漁村昔日的光景,有一說一,這種寫實風格在達利的畫里算是少見了…
《佩特拉 El Khasné》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1874年。
自1874年以來,這里沒有太大變化,實際上自佩特拉在兩千多年被開鑿后,也沒啥太大變化…
《美國哥特式》,格蘭特·伍德,130年。
這棟房子位于美國愛荷華州埃爾登的迪布爾之家,房子的布局幾乎和伍德的畫還是一模一樣,每年也不少人到這來打卡。
威尼斯圣馬可廣場 ,卡納萊托,1730年。
和現在比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但事實上在卡納萊托畫這幅畫和拍攝的照片之間,鐘樓倒塌過一次(1902 年),然后一磚一瓦地重建了。
《馬特宏峰日出》,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 ,1880年代。
阿爾卑斯山最著名的山峰,比爾施塔特妙地拉長了山峰,使其更具戲劇性,具有一種魔幻史詩感…
《圣米歇爾山》,詹姆斯韋伯,1857年。
類似上面的馬特洪峰,圣米歇爾山也被拉長了,畢竟畫畫不是照相機,畫家得有自己的藝術風格。
《牛津高街》,JMW Turner ,1810年。
牛津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雖說比阿茲特克帝國成立的時間還早,但在近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基本沒啥變化。
威尼斯達里奧宮,克勞德·莫奈 ,1908。
說起莫奈,大家腦海里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抽象”,但他對達里奧宮的描繪,某種程度上比任何照片都更美麗,更真實。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魯·懷斯,1948。
在現實世界中,這是一棟普通的、不起眼的建筑,但在畫家眼里就不一樣了,畫家的視角,感覺像是超廣角鏡頭下才能看到畸變畫面…
《小街 》,約翰內斯·維米爾,1658。
關于這幅畫的真實取景地,存在很大的爭議,主流觀點認為這是維米爾
在創作時,藝術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因此畫面與真實場景有所不同。
《博斯普魯斯海峽月夜》,伊萬·艾瓦佐夫斯基,1894。
和畫作的最大區別,莫過于多了一座橫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了。當然,在光污染嚴重的今天,也看不到那樣寧靜的夜晚了…
《總督府》,莫奈,1908。
莫奈的的畫作對于細節總是漠不關心的,但是對于光線的刻畫總是令人驚嘆。
《阿瓦爾懸崖》,莫奈,1885年
。
莫奈的印象派畫作,雖然沒有那么寫實,但卻能仿佛讓人感覺到畫作中光線和空氣的變化,這是照片沒法做到的…
《圣巴夫教堂內部》,薩恩雷丹 ,1648。
畫作可以說是高精度的復刻了,后續的教堂修復工作者也經常用這幅畫來作參考,唯一的重大變化是18世紀安裝的管風琴了,莫扎特曾在此演奏過
。
《巴黎圣母院》,查爾斯·梅里昂 ,1854。
畫家是在原來的中世紀尖頂被拆除后,1859年添加新的尖頂之前,繪制了這幅關于巴黎圣母院的畫作。而在2019年的火災中,那個兩百多年歷史的尖頂被燒毀了。
《夜間咖啡館》,文森特·梵高,1888年。
在很多人眼里,梵高的畫非常抽象,讓人難以理解。但其實在某些方面,他的畫比大眾認為的更加真實。
《奧維爾教堂》,梵高。
奧維爾教堂本身是一座中世紀晚期的建筑,梵高在奧維爾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后幾個月,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畫作。1890年7月27日,梵高最后一次外出作畫,之后不久便自殺身亡。
《阿爾勒花園》,梵高,1888年。
梵高生前在這個城市飽受折磨,去世后聲名日勝,阿爾勒也吃盡了“梵高之城”帶來的旅游紅利…人類,真是一個復雜的生物
。
《羅納河上的星夜》,文森特·梵高,1888年。
如果有機會去阿爾勒,你會發現那條河,那片星空。咖啡館,療養院,都還是當年的模樣。
藝術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