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當我們談論肺癌時,很多人的腦海中可能首先浮現的是手術、化療和放療等傳統治療手段。然而,在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中,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精準醫療的新時代——BRAF突變陽性肺癌的精準治療。
一、BRAF突變:肺癌中的少見靶點突變
在人體這座復雜的生物機器中,基因負責調控細胞的生長、分裂和死亡。BRAF基因便是其中的一員,它掌控著細胞的增殖過程。然而,當BRAF基因發生突變時,這一基因就可能失去對細胞的控制,導致細胞過度增殖,最終演變成腫瘤。
在肺癌的眾多突變基因中,BRAF突變雖然不像EGFR、ALK等靶點那樣常見,但每年也有相當數量的新發病例。由于早期檢測手段的限制,許多BRAF突變陽性的肺癌患者可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然而,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被成功檢出。這些患者大多是非吸煙者,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他們往往面臨著更高的骨轉移、腦轉移和胸膜轉移風險,顯示出腫瘤的強侵襲性和較差的預后。因此,對于這部分患者來說,早期發現和精準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二、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并不少見
或許你會認為,BRAF突變陽性肺癌只是一個遙遠的概念,與我們普通人無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據統計,我國每年都有大量新確診的肺癌病例,其中不乏BRAF突變陽性的患者。而且,隨著檢測技術的普及和進步,越來越多的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被發現。
這些患者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或許是我們的親人、朋友,甚至是我們自己。因此,了解BRAF突變陽性肺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并且積極預防。
三、精準靶向藥物:為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帶來曙光
面對BRAF突變陽性肺癌這個強大的敵人,我們并非束手無策。精準靶向藥物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這些藥物能夠精準地找到BRAF突變基因,并對其進行抑制,從而阻斷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
目前,已經有多種針對BRAF突變陽性肺癌的精準靶向藥物問世,并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它們不僅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他們重獲新生。
然而,精準靶向藥物并非萬能之藥。由于腫瘤細胞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單一藥物往往達不到很好地治療效果。因此,科學家們開始研究聯合用藥,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雙靶治療:肺癌治療的革新之舉
在精準靶向藥物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種更為強大的治療方案——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雙靶治療。這種治療方案結合了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兩種藥物,能夠同時針對BRAF和MEK兩個靶點進行抑制,從而實現對腫瘤細胞的雙重打擊。
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雙靶治療在臨床試驗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它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客觀生存率,還能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對于許多BRAF突變陽性的肺癌患者來說,這種雙靶治療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雙靶治療在中國也取得了顯著的療效。許多中國患者通過接受這種治療,成功延長了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質量。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巨大潛力和希望。
當然,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雙靶治療并非適用于所有BRAF突變陽性的肺癌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醫生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腫瘤類型、分期、基因突變情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五、規范治療:確保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得到最佳療效
規范治療是確保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得到最佳療效的關鍵。對于所有肺腺癌患者來說,進行BRAF基因突變的檢測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只有明確了是否存在BRAF突變,我們才能為患者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一旦確診為BRAF突變陽性肺癌,患者應盡早接受精準靶向藥物或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雙靶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配合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定期接受復查和評估,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加強患者教育和科普宣傳也是規范治療的重要環節。通過向患者普及BRAF突變陽性肺癌的相關知識,讓他們了解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他們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
六、展望未來:肺癌治療將更加精準、個性化
隨著醫學科技的日新月異,肺癌的治療正逐漸邁向精準與個性化的新時代。對于BRAF突變陽性肺癌這樣的特殊類型,我們已經看到了顯著的進展,但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無限可能。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們有望更加精準地識別肺癌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而且精準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等新型治療手段的不斷涌現,將為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療選擇。同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將為肺癌的精準治療提供有力支持,提高診療效率和質量。此外,國際合作的加強也將加速肺癌治療技術的創新和推廣,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肺癌治療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與挑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肺癌治療將更加精準、個性化,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攻克肺癌這一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而不懈努力!
專家介紹
田耕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嶺南名醫、碩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 主任
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
科學中國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黑色素瘤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深圳市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深圳市康復醫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腫瘤防治聯盟深圳市腫瘤預防與早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深圳市細胞生物技術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深圳市腫瘤免疫基因治療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組長
以第一作者兼(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8篇
擔任10余種SCI雜志審稿人
主持多項CAR-T、TCR-T細胞治療實體瘤臨床研究
曾在世界肺癌大會(WCLC)等國際會議上作口頭報告
專業簡介:專注腫瘤“藝術化診療”。擅長惡性腫瘤的診斷及個體化、全程化、多學科、整體、系統、調理治療。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卵巢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宮頸癌、胃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膽管癌、鼻咽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甲狀腺癌等實體腫瘤。
藝術化治癌:
1.量身定制
每位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所患疾病更有其獨特性,每次病情變化又有新的特點,因此,針對患者當時當刻的情況,只存在一種最適合、最完美的治療方案。我的目標就是針對每位患者的細節和特點,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療方案,理想是創作完美的藝術化治療精品。
2.扶正祛邪
注重治療腫瘤,更重視保護和提升免疫力,不但“祛邪”,更重“扶正”。因為免疫力是實現長治久安的最主要力量,保護和提升免疫力應貫穿治療的始終。
3.整體觀念
人是一個整體,癌癥是整體失衡在局部的表現。近期著重治療腫瘤,調整全身意在長遠。
4.治隨病變
人在不斷變化,腫瘤也在不斷變化,在動態變化中把握疾病本質,隨病定治,依效調治,步步遞進,達衡至久。
審批碼TML0027629-65299,有效期為2024-07-11至2025-07-10,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