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汽車論壇比亞迪李云飛談中國品牌出海及全球化,呼吁所有中國品牌攜手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的格局,這確實彰顯了新能源引領者的氣度與胸懷。其實中國品牌出海經歷了一、兩百年前中國人下南洋以及改革開放后的出口代加工、到如今更深層次的技術與品牌出海,這變化確實巨大,也說明中國品牌真的越來越強。如今每一個自主品牌出海都代表中國,真的一榮俱榮,大家應該攜手共進頂峰相見,而不是相互拉踩。
對于“卷”,比亞迪李云飛也表示,大家是越卷越好,越卷越強。首先就是在技術方面,過去四年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總體提升了2.5倍,結果就是技術越卷越強。在產品方面,當前的產品去和三五年前的自家產品對比,和眾多同檔位外資、合資車相比,都越來越有優勢;對于整車的品質,從眾多的拆車機構驗證品質方面也是越卷越硬。這正是強大的競爭對比倒逼品牌不敢大意,都得拿出真本事,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也不斷突破新高。
而市場數據也驗證了這一現象,2024上半年汽車銷量榜發布,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集體向上,這絕對是中國汽車的歷史時刻。從銷量數據來看,前10名的車企中,中國自主品牌就占據了6個席位,這再也不是合資高高在上壟斷市場的時刻。而具體銷量比亞迪以106.71萬的銷量占據榜首,奇瑞以105.77萬輛排名第三,吉利以95.57萬輛排名第四,長安以80.90萬輛排名第五、長城以46.74萬輛排名第七,上汽以33.15萬輛排名第十,銷量突破的同時增長也非常迅猛。尤其比亞迪銷量超越南北大眾之和,真的令自主品牌及國人驕傲。這樣的增長勢頭和歷史機遇期確實應該抓住,其實并不存在內卷,汽車市場足夠大,自主汽車可以一起去憑本事打造比合資更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甚至在全球舞臺大展拳腳。
國內品牌集體向上,背后是強大的產業基礎與研發投入。比如2023年為例比亞迪全年汽車銷量達302萬輛,但研發費用共計投入了399億元,這確實是看到中國品牌的決心。而長安汽車全年銷售255萬輛,研發投入90億元。吉利汽車全年銷售169萬輛,研發投入78億元都在自我突破。
正是車企們大量的研發投入,所以才有了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彎道超車,與技術產業優勢。比如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5.0、易四方、云輦平臺、刀片電池等大量專利技術魚池,才是比亞迪致勝引領新能源賽道的關鍵。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中國汽車品牌走向全球舞臺,成為令人尊敬的中國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