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君
“山河大學”沒等來,黃河大學倒是先來了。
日前,關于黃河大學(籌)項目一期工程在鄭州開工建設的消息備受關注。網(wǎng)上甚至出現(xiàn)了開工現(xiàn)場的照片。
對此,河南省教育廳方面回應稱,目前處于規(guī)劃階段,“等所有的基礎設施都建設好,教師、儀器、設備等等所有條件都具備才能成立?!?/p>
這一回應,基本上坐實了河南方面目前正在啟動黃河大學建設一事。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建設黃河大學,之前山東方面,也明確表示了有想法。
河南目前這一步,算是率先出手了。
這背后,作為典型高教資源洼地的河南,加速補短板,特別是建設更多“好大學”的急切呼之欲出。
在這場關于黃河大學的爭奪戰(zhàn)中,河南真的贏定了嗎?
01
準確說,建設黃河大學之于河南,實際是“復建”。
相對于被網(wǎng)友憑空創(chuàng)造的“山河大學”,黃河大學其實早就有之,甚至可以說,曾經(jīng)是河南高教的輝煌標志。
公開信息顯示,黃河大學是中國第一所中外聯(lián)辦綜合性高等學府,于1985年5月在鄭州成立。
其起點之高從學校負責人的身份就可見一斑——學校首任校長由兩院院士、兩彈功勛科學家秦元勛擔任。
并且,作為一所中外聯(lián)辦的高等學府,黃河大學曾還涌現(xiàn)出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性舉措——實行校長負責制、學分制、全英語教學、招生直接研究生起步等。
即便以今天的視角看,這些做法也是有著相當?shù)拈_放性、創(chuàng)造性。
可以假設,如果黃河大學能夠得以延續(xù),在河南發(fā)展壯大,其之于河南、鄭州的意義,很可能就相當于今日中科大之于安徽、合肥。
不過,歷史沒有假設。僅僅在成立6年后,因為種種原因,黃河大學就整體并入鄭州大學。
綜合各種因素看,河南將重建黃河大學作為高等教育補課的重要一步,的確是非常合適的。畢竟,這既有過往的“由頭”,又能顯示出一種重返“輝煌”的決心。
當然,正如相關方面的回應所示,黃河大學的批復、建設進度,未來又到底能夠發(fā)展到哪一步,是否真的能成為河南新的標志性學府,就目前而言,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不僅與鄭州、河南層面的重視和努力相關,也更取決于它到底能夠獲得多少的國家資源的支持。
畢竟,頂級大學的“孵化”,絕不僅僅是地方努力就夠了。
02
之所以要重建過去代表著河南高等教育“高光時刻”的黃河大學,對應的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背景,那就是河南缺的不是大學,而是“好大學”。
就大學數(shù)量而言,目前河南本??聘咝R堰_到174所,一舉超過江蘇,排名全國第一。
并且,在過去十年,河南一口氣新增了45所高校,增量也居全國第一。就在前不久,河南又獲批兩所本科高?!幽象w育學院、漯河食品過程職業(yè)大學。
但是,河南高校量多而質(zhì)不高的狀況,并未等到根本性扭轉。
至今,河南也僅有2所雙一流高校。其中,211高校僅一所,985高校更是空白。這種狀況,結合巨大的人口規(guī)模看,即便放在“山河四省”中,也處于最“弱勢”的境地。
有幾個指標很能說明問題:
2020年,河南每千萬人口擁有高校13所,比全國平均水平少6所;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8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5個百分點;
全省冠名大學的普通高校占7.8%,低于全國16.3%的平均水平;
“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只有4個一流學科,不足全國一流學科總數(shù)的1%;
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能力不足,研究生招生計劃僅占全國的2.54%,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僅占全國的0.95%。
不夸張地說,“山河四省”中,補高教短板最迫切的,還是河南。
03
當然,河南在此時推進高教補短板,還有兩個重要的客觀原因不容忽視。
其一,在過去十來年,各地都掀起了一陣“搶高校”的風潮。其中得以成行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大規(guī)模的高校異地辦學。
這其中,深圳、蘇州、青島、重慶等城市,都可以說是大贏家。河南其實也不例外。
比如,近年來哈工大、上海交大、北理工、武大等一批一流高校都宣布在河南設立鄭州研究院。
但是,這條外部“引智”路徑,如今空間已經(jīng)越來越小。這幾年,全國已有多個高校的跨省異地辦學項目被按下了暫停鍵。
所以,對河南這樣的高教洼地來說,不能再過多地把希望寄托在引入大學上,更加堅定地走自建大學之路,或別無選擇。
下決心重新復建黃河大學,就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其二,河南的急迫,還源自一個更大的現(xiàn)實,那就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盡快彌補這方面的短板,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可能越發(fā)被動。
最近的一個標志性動作就是,全國多省都成立了科技委。而河南在上個月召開的第四次科技委會議中也明確強調(diào)了要補上高教短板:
要聚焦重點突破,有效整合資源,集中優(yōu)勢力量,高標準推進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籌建工作,加強基礎性戰(zhàn)略性學科培育力度,加大高層次人才團隊引育力度,加快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學。
不出意外,黃河大學的定位,應該就是“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學”。這可以參照西湖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近年來的成功經(jīng)驗。
04
“復建”黃河大學,對河南來說,更像是一種“搶建”。
因為早在2021年6月,濟南相關部門在回復網(wǎng)友的建議時,就明確提到“將探索籌建黃河大學”。
在河南方面看來,黃河大學之前就誕生在河南,山東探索籌建黃河大學,似乎有點“橫刀奪愛”了。
但其實,山東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理由。
作為黃河入??谒谑》?,山東是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這一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承載區(qū)域,濟南也明確要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在這個大背景下,建一所黃河大學,對山東和濟南來說,其實也稱得上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就目前而言,河南在建設黃河大學上,算是搶先邁出了步伐,基本上可以說是“勝券在握”了。
拋開河南與黃河大學在過往的淵源不談,在政策上,河南也是有優(yōu)勢的。
如去年,針對被熱議的“山河四省”話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明確回應:
將不斷優(yōu)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支持中西部地區(qū),特別是人口大省擴大高等教育資源規(guī)模,優(yōu)化類型結構和區(qū)域結構。
這其中,河南顯然是最有希望獲此政策傾斜的。
不過,山東高教資源的補強,也很拼。如前不久,就新獲批一所省部共建大學——康復大學。
另外,相對于河南,山東“建大學”還有兩個優(yōu)勢:一個是,經(jīng)濟基礎。這一點很好理解。
另一個是,城市發(fā)展水平。因為相對于河南主要靠鄭州發(fā)力,山東擁有“雙子星”——濟南、青島。
所以,山東也完全不必為“黃河大學”的落空而失落。
在很大程度上說,新一輪大學“爭奪戰(zhàn)”才剛剛開始。并且,除了地方努力,不排除政策層面,也將會有更多的引導。
誰能夠抓住“風口”,一切皆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