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
如今咖啡行業內卷已經不新鮮了。
卷價格、卷食材、卷聯名、卷造型……
好笑的是,網友最近還發現logo也卷起來了,忍不住感嘆:
“現在的咖啡店名都這么抽象了嗎?”
一水的——白底黑色字母符號
有一種從一個流水線里出來的感覺。
網友立馬表示,這題我會了:
白色底——輸入標點符號——顏色標黑——加陰影
那么你將——
想要什么號,就有什么號
還有人表示單個看還挺有格調, 放在一起竟然還有點搞笑?
雖然知道你想笑,但是評論區會告訴你先別笑。
因為真的有——
逗號
有了逗號,不能缺——
句號
有的下鍵,少不了——
上鍵
雖然沒看見等于號,但是看見了——
約等于號
要井號,就來——
井號
還有叫不出來的——
and鍵
數學味很濃的——
根號
分號
立方
百分號
幾何造型
其他的造型,不是很能看懂。
不過代數學家這個我查了一下,說是模仿咖啡制作方式的幾何造型。
這還算是挺有咖啡穩文化元素在的 。
除此之外,卷完M字母,還有其他字母——
咖啡A
面包Q
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有網友辣評:
但是當你打開輸入法,
翻開數學 書 ,
那么再開幾十家也是沒有問題的
主打一個性價比:
如果你在評論區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你的朋友會建議,不然你就開一家——
還真有人試想能不能開一個——
$咖啡店
主打一個財神爺風格,不知道能不能賺錢?
不 過吐槽 歸吐槽,關于這些logo,也不是亂用的。
首先logo作為品牌標識,本身就不會做得太復雜。
最好是能夠獨特,夠明顯,有視覺沖擊,能讓大家看完了留下印象,記住這個品牌。
再則,logo也是品牌的最小也是最凝練的文化符號。
最好能夠凸顯出品牌的特色,調性,以及文化理念。
而對于咖啡店和咖啡品牌來說——
本身沒有像做中國茶一樣那么濃厚的民族文化感,所以采用一些英文符號有一種西方文化的暗示,凸顯調性。
同時符號越奇特,顯得品牌越小眾。
很大一部分咖啡的受眾,相較于大眾文化更多得會被小眾的氣質吸引,也有利于拉高調性和神秘感。
一個兩個的風格做起來了,就會引發更多牌子開始模仿,所以才會越來越多。
除了字母符號,關于咖啡logo設計,其實我們看到的還有不少別的設計方向和風格。
比如,簡單介紹幾個:
三頓半
據說是在裝修最早的工作室時飛進來一只鳥,因而得名saturnbird土星鳥。
音譯成三頓半。
瑞幸
瑞幸咖啡的“luck”意為幸運,而鹿在多種文化中都是幸運和好運的象征。
這種象征意義使得鹿成為了一個理想的品牌標識,能夠與瑞幸咖啡希望傳達的積極、幸運的品牌形象相契合。(還有說是因為創始人姓陸而已~
藍瓶咖啡
logo如其名,很容易記住,形象顏色也很有辨識度。
永璞咖啡
永璞咖啡的logo來源于中國守護神石獅子,?演變成為一個名為“石端正”的IP形象。
Costa 咖啡
很明顯的咖啡豆形象,有歷史年代傳遞品牌的悠久價值和積淀。 顏色 熱情溫暖, 看著就像一杯有著 咖啡豆形狀 拉花 的咖 啡。
星巴克咖啡
據說是出自《白鯨記》的塞壬海妖,象征著神秘和誘惑力,LOGO也寓意 著“星巴克咖啡如同海妖塞壬的歌聲一樣誘人”。
可以說,有動物,有中國文化,有神話,有醒目的物品形象……各色各樣。
而對于內卷的符號logo來說,拔高調性和搞怪都是沒問題的。
但是如果同樣一種套路被用多了,就會惹出市場祛魅和厭煩。
尤其是,如果有的品牌只模仿到制造噱頭的表面,并沒有很好地把咖啡喝品牌想要傳達的文化展示和傳遞出來, 反而會給人一種 故弄玄虛割韭菜的感覺。
同時比較尷尬的是, 有的光看見符號了,張口不知道叫什么好 。
就像博主所展示的那幾個,就在評論區收獲了一波網友的神腦洞:
怎么說呢?
這也許是另一種出圈吧
你咋看?
文章來源:廣告文案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