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內地觀眾熟悉鄭佩佩,是從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夫人”和李安《臥虎藏龍》中的“碧眼狐貍”這兩個經典角色開始。
而這其實已經是她40多歲之后事業的第二春了。
鄭佩佩16歲出道,19歲爆火成為香港影壇的“武打影后”,卻在24歲結婚息影退圈,消失了20年。大家以為鄭佩佩嫁入了豪門,但實際上她成了“生育機器”和“免費保姆”,懷孕8次流產4次生了4個孩子,43歲離婚凈身出戶。
鄭佩佩的前半生,完全看不到“自我”,她一直在扮演一個完美的女人,而在后半生她掙脫了婚姻的枷鎖之后,才真正圓滿了自己的一生。
鄭佩佩的一生,示范了一個困于舊時代的“傳統好女人”,如何一步步重塑自我。
鄭佩佩這樣的頂級大美女,竟然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從小,鄭佩佩就是個美人,但她從來都沒覺得自己好看,甚至還覺得自己不夠好,會嫁不出去。
或許這是那個時代所有女性的通病,在她們的世界里,沒有“自己”,只有應該承擔的責任,鄭佩佩的前半生,可以說每一天都是為別人而活的。
1946年,鄭佩佩出生于上海,小時候她家境優越,是全家的掌上明珠,還練過芭蕾舞。
可惜好景不長,家里突遭變故。幼小的鄭佩佩,便開始“為家人,為母親而活”。
才五、六歲的鄭佩佩,就要幫媽媽帶三個孩子,背上背一個,手上抱一個,衣角還拉著一個,成了弟弟妹妹們的“小媽媽”。
鄭佩佩說,既然我是這樣的而命運,我就好好照顧我的弟弟妹妹,讓他們不受傷害。
為了養家,鄭佩佩十幾歲加入了邵氏電影公司,16歲演了首部電影《寶蓮燈》,19歲就因為出演了《大醉俠》俠女金燕子一炮而紅,奪得了“港片第一打女”的稱號。
即使成名了,鄭佩佩也把自己賺的所有錢都給了媽媽,沒有花在自己身上,甚至一邊拍戲還要一邊教跳舞、要配音,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盡管成了大明星,是無數人眼中的頂級美女。但作為女人,鄭佩佩始終是不自信的,她覺得自己老是拍武打劇,顯得很兇,會把男人嚇跑,擔心自己嫁不出去。
交往5年的男友岳華又被閨蜜亦舒“挖了墻角”,這或許也加重了她的“不配得感”。
或許就是因為覺得自己嫁不出去,她在遇到臺灣富商原原文通之后,火速結婚,24歲遠嫁美國,息影做了家庭主婦。
做一個“別人眼里的好女人”,即使強悍如鄭佩佩,這條路也行不通
結婚后的鄭佩佩,并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嫁入豪門成了少奶奶。
她懷孕8次,流產4次,生了3個女兒,直到終于在40歲高齡剩下兒子才停下來。
不僅如此,她還要獨自一人照顧一家老小,在美國人工很貴,所以鄭佩佩盡量所有的事都親力親為,不僅要采購、做飯、接送孩子,甚至連家里的窗簾都是自己做的,忙到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
鄭佩佩也不想在家吃閑飯,覺得丈夫生意做得好那是他賺的錢,而自己必須要做點事回饋社會,她做過房地產,銷售員,保險員,送貨員,DJ,還辦了華語電視臺。
蔡瀾為鄭佩佩的自傳《回首一笑七十年》寫的序言中說:“在美國的那些年,只知道她頂下一家人的生活,又去做什么電視的小節目,又去教人跳舞,再是做什么地產經紀,沒聽過她先生做點什么。”
鄭佩佩仿佛中了“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木馬程序,做女兒要做到最好,做演員要做到最好,做媳婦也要做到最好,所以她要不停地生孩子,直到生下男孩為止。
鄭佩佩后來反省說:“我只是制造了一個標準老婆,而不是他要的那種老婆。”
的確是這樣,鄭佩佩在結婚后依然還是一個演員,她在“演”一個好妻子,好媽媽,覺得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要能做到,而真正的自己,卻被丟掉了。
一個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想做,并不一定是對的。
一個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的人,終究還是要找到自己
鄭佩佩人生的分水嶺,從離婚開始。兒子出生兩年后,鄭佩佩提出了離婚,而且是凈身出戶,辦華語電視臺虧損而造成的債務,也都由自己獨自償還。
最困難的時候,她都不知道明天的飯在哪里,明天要住在哪里。
篤信佛教的鄭佩佩跑去求星云法師,想要剃度出家,但星云法師對她說,他說你是要逃避嗎?你真是要學佛,在家跟出家都一樣,而且你在家的緣都還沒完。
鄭佩佩本以為所謂“在家的緣”是指還會遇到一個男人,后來才知道她的“終生伴侶”是拍戲。
當鄭佩佩卸下了“好妻子”的身份,從零開始,才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有戲就拍,有工作就做,當人能夠放下的時候,就能做到很多事情。鄭佩佩安然接受反派,也不在乎年老的角色,一個人最難的就是放下,因為放下自己,才能演各種角色。
于是才有了《唐伯虎點秋香》中“含笑半步癲”的華夫人。
才有了《臥虎藏龍》中的“碧眼狐貍”。
讓觀眾直呼:武俠影后回來了!
我們東方人從小在一種“群體性文化”里面長大的,從小就被告知,你你對這個家庭擔負著什么義務,你未來要自己去組建一個家庭,你對伴侶的家庭又擔負著什么義務?……
女孩在娘家要乖乖的,結婚后,需要幫富家操持家務、開枝散葉、傳宗接代……這一生這樣過去,迷失了自己,把自己給忘掉了。
一個沒有自己的妻子,她面對丈夫的時候,會一直有一種“我都是為了你,為了這個家,失去了一切”的委屈感。
而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自己,就會在人生中顯化出許多困難的局面。
看看鄭佩佩就知道,她已經這么漂亮了,而且兒女雙全,做媳婦、做母親樣樣都做到最好,但她還是沒有獲得幸福。
而當鄭佩佩后半生開始坦然面對自己之后,放下對自己身份、外貌的執著,放下萬緣,聚焦在自己的“天命之事”——演戲上,從這時開始,她反而越活越有勁,越活越年輕。
她雖然在世俗看起來婚姻失敗,卻找到了人生的自由,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得到了內心的安寧。
所以請告訴自己:“你是一個重要的人,你是一個珍貴的人,你這一生是為你自己而來的。”
鄭佩佩說,《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這本書中的一句話,是她的座右銘:“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不會因為虛度年華、浪費時間而懊悔,也不會因為為人怯懦、生活平淡而氣餒。所以我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要做到這一點。”
后半生活出了自己的鄭佩佩,她留在這世間的財富,不僅僅是那幾個經典的角色,她傳遞下來的敬業精神,她的每一個微笑,都是在散發力量,帶給別人信心。
晚年的鄭佩佩也經常會思考,活著到底是為什么?是為了讓生命傳宗接代?并不是!她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修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一次,就是要把不良的行為修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