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蘿卜快跑訂單瘋漲”登上微博熱搜,有關滴滴司機即將失業的討論一時間甚囂塵上。然而,百度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涉足無人出租車業務,其醉翁之意不僅僅是出行市場這塊蛋糕,更重要的戰略價值在于對于其智能駕駛技術方案的推廣。所以,里斯戰略咨詢汽車研究團隊認為這個話題背后真正值得注意的信號是智能駕駛將會加速普及,如果說之前特斯拉FSD如華還是“狼來了”的故事,這一次“狼”真的要來了。
過去10年,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詞是“創新”,即如何豐富應用場景、提升使用體驗,而這一任務在“AI上車”之后變得迎刃而解;未來10年,智能駕駛發展的關鍵詞將是“普及”。回顧歷史上重要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均經歷了“技術創新”-“商業應用”-“全民普及”的過程。如計算機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從創新階段的軍工小規模應用,到技術成熟但成本高企只能商用,再到技術普惠人人都能使用計算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是如此,大批的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的應用,讓消費者愿意相信新能源汽車并為之買單。
從行業內外來看,主機廠和互聯網科技公司已經通過“上下合圍”來推動智能駕駛的普及。上有特斯拉FSD V12版本的推出,小鵬AI智駕端到端大模型上車,眾多主機廠紛紛推送智駕全國都能開,高舉高打推廣教育智駕功能,從技術端打消消費者的顧慮;下有百度“蘿卜快跑”頂住輿論壓力堅持發展、馬斯克暫緩Model 2全押注Robotaxi,無人出租車以消費者日常生活為切入,以高頻、低成本的智能駕駛體驗潛移默化的滲透智能駕駛的優勢和好處。可以預想的是,在主機廠和科技公司的大力普及下智能駕駛普及之風很快就會吹遍全球,而信賴和良好的體驗會促使越來越多消費者在個人購車時追求配備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車型產品。這次,智能駕駛的時代真的來了。
里斯戰略咨詢汽車研究團隊認為,真正能勝出的是對軟硬件有綜合整合能力的主機廠。核心原因為,第一,智能駕駛要求軟硬件配合度極高。因為是對路況的實時反饋和操控,所以二者的配合度將直接影響使用體驗甚至安全性,就如同蘋果手機與一眾安卓手機的區別;第二,智能駕駛對數據要求極高。端到端大模型的訓練需要大量的實際駕駛員駕駛數據,這些數據掌握在各大主機廠手里,所以這將導致“強者更強”的現象,就如同生產制造的規模效應,賣得越多成本越低,使用的人越多越好用。
歡迎關注“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